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2014的博文

照片

照片这个东西真是,一看就会跌进去,那才快呢!让你毫无准备,措手不及。刚刚看校内,页面下面显示了一张我三年前发布的照片,想想离开苏州已经三年了。大学的同学早已娶妻生子,我却还是老样子,唉,没啥可说的,想想就累,真想长眠不醒。一了百了,干脆痛快。

近况

最近有几件事可以记录一下,在看三言二拍,已经看了两本,第三本刚刚起步。详细的感想等哪天想写了在写,粗印象也仅只一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 上周开了股票账户,放里5000元,试试,截至今天已经赚了450左右,对于这个感想也是一句话,别后悔。 剩下的就真的乏善可陈了,托同事从美国带回个搅拌机,第一次美亚买的鞋据说能赶上元旦,这是第二次海淘。看看到了合不合脚。 对于未来,我没有计划,我没有能力也无法给别人甚至自己一个未来,这样的人不值得托付,不值得。 生活是自己的,别让别人糟蹋了。 命是自己的,可以遗憾,但绝不后悔。 就这样吧,实在提不起来什么向上的话给自己,活着,用你自觉或者不自觉选择的方式,到死。 晚安。

XX主席和总统先生

每晚七点,电视准时中毒,小的时候是全身中毒,现在好一点,最起码大裤衩里面还是好的。每天都接受半小时的爱国主义教育,当然今天也不例外。小时候看热闹,现在渐渐的看出一些门道,而今天更是猛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XX主席"的问题,相信这个词是三十分钟出现最多的词,好像这三十分钟是他的独角戏,而且称谓不会变化,有时直呼其名,但更多的时候是"XX主席"。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这样一个民主集中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口闭口都是"XX主席"而与我们隔着一潭水的帝国主义却称总统先生。看出不同了吗?我们"效忠"的是一个人,他们"效忠"的是一个职位。这是一个大问题。XX是和我一样的人,不同的是我们的工作不同。对于国家元首我们是尊重的,但是这个尊重是尊重这个职位,无论这个人是谁,美国的军队也是对总统负责而不是对奥巴马负责,不是吗?但是反观我们呢?我们是团结在以"XX主席"为核心党中央周围... ...这就是不同,我觉得强调职位比强调个人更高级,正如新闻体系强调程序公正一样,这是较为先进的。什么时候我们也能称主席先生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才真正将个人崇拜剔除干净。

中国教育的歧途

闲来无事,翻看八年级数学教学的视频。里面有一道题很有意思,不是题本身有意思,是这个老师讲得有意思。题目是这样的,一个多边形被切掉一个内角之后新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340度,问原来的多边形有多少边,这是一道填空题。老师是这样讲的,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出了15,这样的话空里应该填16条边,但是这是不全面的,接着这个老师又画图解释这个答案为什么不全面,他画出了三个图形,第一个是以两个顶点确定的线切掉一个角,这样是损失两条边的,第二个图是一个顶点与一条边切,这样的情况不损失边,第三种就是我们最初的那个情况了,接着老师马上给出了一个公式,并说同学们要牢记公式,这样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题讲到这里就收工了,看看,这个老师正常看来是多么尽职尽责的。这道题也讲得完美。 但是,真的"完美"吗?中国有句古话,叫过犹不及。而以上的这个例子我觉得完美的诠释了这四个字。为什么这么说?中国的教育与西方的教育差异近年来一直被人提及,每每有人谈起,总洋洋洒洒一大篇,但是我觉得,上面的这个例子足矣。仅以愚意猜之,我想如果这样的题放在西方应该这样讲。这样的题老师会让学生自己画出一个多边形,然后让他们切内角,这样一个班中就会至少出现上述情况中的两种,好的会直接出现三种,接着老师会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会讨论,最后得出答案,当然窃以为西方的老师是不会给出上面所谓的公式的,因为这抹杀了教育的意义。 正是这个公式的存在,才造成了中国教育现在的局面,令人灰心失望。 歧途,不在于我们的选择,而在于隐藏在选择理由背后的习惯及潜意识,也是这些,让我们的教育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书缘第一

看着豆瓣上不知道谁的关于书的相册,看着看着突然也想写写自己与书的关系. 这个关系,说来简单,直到现在我仍记得母亲跟我说过的一句话,什么东西都能被偷走,记到脑子里的东西别人永远偷不走。正因为记得这句话,书在我的生命中虽时隐时现却始终相伴。还有一个人的一句话我也记得,那是大学报到的日子,武汉刚刚下来倾盆大雨,北方的我是很少见到这样的雨的,已经没过小腿了,不知何时雨停了,接着忙着报到,学院的一个学姐帮忙,省却了不少事情,好像是去交钱的路上,她跟我说,没事的话就常去图书馆.这话我践行了四年.今天且不说这些事,单说说与书的关系,这关系不仅之于我,也之于你。 也不知谁说过,书非借不能读。想想有理,大一的时候,看书很慢的我以一天一本的速度看完了图书馆里卫斯理的全集。那段时光至今回忆仍有快感,那是一种紧迫感,叠着书中情节的快感,真是美妙。 书对于我有几种结缘的形式,一是借,从友人,从图书馆,比如卫斯理,比如弘一,比如王阳明,比如巴顿;二是在书店里直接读,比如安德烈,比如大圆满,比如我的朋友都死了;三是买来,这种情况多半会存着,待到缘分到了自然开卷,不过这缘分何时来,还真说不好。也许明天,也许永远不会。 我最大的毛病就是记性不好,记不得看过那些,也记不得具体是什么内容,对于自己的藏书,如果读过,我是很喜欢没事把玩一下的,有些地方动情处会记上两笔,也会在此时回忆,有趣的很。其实说记不得也不准确,因为总会在不经意间,脑中突然冒出片语支言,有时甚至原文复述,这样的隐藏技能是被动触发的,我是至今没有找到诀窍,只能听之任之。权作惊喜吧。 书缘第一   结

故事一开始就注定有结局

故事一开始就知道要结束,有时为了不让它结束就幼稚的把它扔到一旁,让它暂停暂停在那里 但是心底的一个声音还是在告诉你说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的。那该怎么办?不知道,但是好奇心却又驱使我重新把它捡回来,在纠结中走向终结。这样的经历一遍一遍的重复之后,原本纠结的情绪变的平静或者说变的适应更合适。慢慢的,心变的不那么投入 对于故事 对于自己。不能说可悲 应该是时间的结果吧。暂停的故事仍在继续 自己的生活仍在向前,没什么能阻止时间 我不能 你也不能。那就顺其自然吧 这算妥协吗?随便吧 谁会在意呢,我想。 发自我的 iPhone

这年生日,继续迷失

今天是2014年7月1日,农历甲午年六月初五,我的农历生日。小时候的生日的喜悦渐渐地消失的毫无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困惑。在这样的世界里,特别而普通。生活变成一种负担,或者毫无意义,即便每天起床之后投入无意义的琐事之中,可当夜幕降临独自躺在床上的时候,空虚和无意义的挫败感就会变得无限大,充满整个大脑。那种飞身跃下的想法就会在那个时候如约而至,接着便是想象风穿过身体的畅快,无形的空气变成线,在身边划过,皮肤有些刺痛,但爽快。地面以前所未有的浓烈巨大占据整个视野,势不可挡的向眼前冲击... ...这样的幻想现在还是适可而止吧。 说说老套的愿望,愿望这东西挺逗。如果真有人将从小到大每年的生日愿望都记录下来,在人生的某个时刻翻出来看看就会发现,当我们小的时候心境是最大的,那是心怀整个世界,任何惊世骇俗的话从口中流出,旁边的人都不会惊讶。但是当身体慢慢变大的时候愿望却越来越小,对此我无法做出评价,只能感慨,因为我也不例外,只是,渐渐的,我不想再许愿了。 欲望无休止的炙烤着身体,直到最后一根骨头。 如果非要许个愿,我的愿望是,世界在这一刻终止。 活了近30年,10000多天,吃了30000多顿饭的现在,我觉得我是失败的。

春风沉醉的夜晚

刚刚在车上,又是车上,读了郁达夫的这篇文章。对于它可谓久闻其名,今日有幸拜读。读完之后有些失望,但继而又想,便转为舒服了。 可能很久没有读民国了,对于其中的遣词用句有些新奇有些不适。但终究都是方块字,读来并无困难。原以为这样诗意的名字下面定然是诗意的美妙,结果作者的窘迫却令人大跌眼镜,不过,读完之后,二妹的少拿心思总算给我找回了写安慰。 这样有些长度的文章,郁达夫写的不徐不疾,像流水账,但也有着些小情趣。以至于让我读完之后也有要写写的冲动了。 不知道为什么,是因为自己写自己的时候总会不自觉的将自己“羽化”一下吗?文章中的窘境为什么至于作者而言丝毫没有紧迫感呢?每天晚上“悠闲”的去散步,回家之后居然食欲大增,每天的三餐如何解决?原谅我太现实吧,因为我身处于物欲横流的世界中。 正像文章的题目那样,即便再困窘的内容,作者也不露痕迹的蒙上一层诗意的“图层”。 2014年6月19日08:49:47

今天的六四

昨晚睡得早,今早起床、洗脸、骑车、上班、吃早餐、开电脑,直到刷G+才赫然发现今天是六四。记得几年前写过一篇《昨天的五四》,当时觉得五四已然成为昨天,但想想看六四却仍然是今天。 不知什么时候,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应该是在高中。这么多年零星的看过很多资料,但仍无法窥其全貌。对于当时学生的诉求说实话也是一知半解,但我觉得只要知道民主、自由就够了。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增长,最初听到是的热血沸腾已经变成的左担右顾。现在的中国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如果六四在今天成功了谁来填补随之而来的权利真空?现在的世界局势动荡,周边国家更是蠢蠢欲动...渐渐地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康有为后来变成了保皇派,也许理解有些偏差,但这确实是现在的顾虑,面对这样的情况,有人选择了不抵抗,有人选择了推倒后再重来。无论哪种选择,都期望改变,现在的中国确实需要改变,期待这样的时势能够造就出一个英雄,同时也期望不要像山坡羊写的那样。 六四,仍然是今天,不过我愿相信梁漱溟的回答,这个世界会一天天的好下去的。 One day more! One more day!

不变

   刚刚看着舌尖,其中的一句话记忆尤深:有些人坐了很久的车来吃我们的面,就是想再尝尝以前的味道。 以前的味道。面对时间无力抵抗的人们,转而另辟蹊径,用某种不变来对这无力改变的变做终极的抗争。小时候的味道像一根丝,极细,猛然间根本看不到,但是一旦触碰,那轻微但却坚定的阻力却在宣誓着它的存在。这牵连超越的空间,即便对于时间终究难以逾越,但是它也在顽强的坚守。这也是为什么记忆中的家,不仅是形象,更是气味,更是味道。 妈妈不远千里将并不值钱的酸菜带到儿子的身边,那不是一颗白菜那么简单那是家,一个穿越时空的家,妈妈将气味和味道混合着模糊的图像,用那根丝,将儿子拉回了身边。 有时想想很有意思,对于时间这个任谁都无法打败的对手,人想出了用坚守味觉的方法来抗争。一句熟悉的味道,将时间打的体无完肤,尽管最终我们会失败,尽管那抗争在你看来是微不足道,但是,就是这样的方式,让漂泊的人完成了生命中某个时刻的洄游,让健在的人完成了生命的追溯。那样的味道不仅仅是味道,它更像是一把钥匙,或是一道门,让我们在某个奇点完成了穿越。而这样的神奇,仅仅是稀松平常的熟悉,不变。

长眠不醒

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否定之后,还有信心这种东西吗? 我怀疑。 与我无关的感觉越发强烈,由此引发的自我厌恶也有增无减。到底是怎么了?完美没有缺憾的美丽世界竟一点都激荡不起心中哪怕一丝涟漪。 死水,一潭死水。甚至在怀疑是不是水。 挫败将心中仅有的庇护都连根掀起,一点野心都没有,心中只感觉累。想沉沉的睡去,一睡不醒,再也没有梦,再也没有清醒的欲望,将最后一丝光亮收起,正如一本合上的书,最后一页。 信念?信念是这什么?脑中已经很久没有明确的想法了。眼中的事物仅仅只在脑中呈现,不经过滤,没有加工,仅仅只是印现。就像镜子,一如投影。想法?可能是在琢磨别人是不是也看到了和我一样的事物,但是这种想法一转即消失在无尽的虚空之中。是黑?是白?好像都不是,有点光,但是雾蒙蒙的,一大团,时间,空间,色彩,力量,情感,甚至信念,一旦投到里面,尽皆没有了踪迹。开始可能会愤怒,但是渐渐的变得没有办法的妥协,慢慢的又对它起了兴趣,身边所有的东西,事物都往里面扔,甚至包括自己。最终,它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仅仅只是一部分,没有任何情感的反应,自然而然。 这个阶段是最终的归宿吗?没人知道。猛地想起高中时的一句话,大意是堕落不是目的,而是仅仅好奇这深渊到底有没有底。 也许会一直下坠,正如长眠不醒,一旦开启便没有办法停下,这样也好,就像拼命的奔跑终于赶上了公交,无需再多做什么,剩下的便是坐着欣赏,等待着终点的到来。

废物

突然感觉很累,生活的压力,父母的年纪,回头看看自己现在的样子,有时候真想一死了之,明明知道这样的想法在别人眼中是懦弱,但是,对于这个社会,究竟我该怎么做?昨天下班坐车看着夕阳西下,黄黄的像蛋黄一样,明亮温暖,看着看着被楼房挡住了,眼睛里仍有太阳的光斑,那个方向上周围的天空也是蛋黄色的。在十字路口的前面,看着车流乱而有序的停停走走,真的感觉这一切都和自己无关,世界这么美,完全不需要我,存在得毫无意义。今天中午,妈妈的电话让我越发感觉自己没用,那样的年纪还在为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操心,我是有多不是人? 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对于社会的人情世故,真的玩不转。很困,想睡觉,一觉不醒。让世界停留在这一刻,永远。 认识你自己! 发现眼睛后面的这个人越来越陌生,或者说眼睛前面的世界越来越失望。不想掩饰自己的失败,确实是个失败者,彻彻底底的。 废物

脚上泡自己走的

最近又记起这句话,可能是因为把有些东西看得太重,以为自己怎么样别人就会想当然的跟自己一样,可以一个不经意就会让自己跌入深渊,一个自找的深渊。 明明是道理全都知道,却还是想找个人开导一下,我知道,这是在找认同。这样的认同一点用没有。最有用的就是别把他看得太重。 不过从现在的情况看来我还是做不到的。 咎由自取的虐心,唉!

《三体》第三本

现在是2014年2月2日上午2:21,刚刚看完第三本,也标志着整个小说都完成了,对于第三本的整体感觉是:我们应该享受生活,立即开始。 再说说零星的感觉吧。 1、小说的后半部让我又一次想起了时间这个概念,时间,仅仅是绝对的,才有意义,相对的时间只存在于相对的生命间,对于个体生命,绝对时间才有意义。 2、对于意义这个词它的意义在哪,这个问题又一次出现在脑中。 3、小说让我再一次想到了倪匡《圈套》中的那句话――最大的圈套就是让人类有了智慧。不过这句话应该在修正一下,最大的圈套就是让宇宙有了生命。 4、精华确实在第三部中,这是一部有思想的小说。 -- 发自移动版 Gmail

回归到人的无差别讨论――《十二怒汉》

刚刚看完《十二怒汉》,之前一直各种耳闻是一部很好的电影,没想到是一部这样的电影,一部记述在陪审团房间中讨论过程的电影,平实,深刻。第一次投票的1比11,到最后一次投票的11比1,直到最后那个1也改变了。有人评论说这是美国之所以进步的原因,有人说这是真理的力量,有人说这是reasonable double的完美阐释... ... 这些都是对的,但是我看到了别的,故事从头到尾都没有真正讨论那个事实,男孩是否真的杀了他的父亲,讨论的只是就现有的证据能否推论出或者说能否说服陪审团相信男孩杀了他的父亲。这其中的辩论有一点很精彩,就是戴维斯在一直努力的事情――不要评价人,我们来评价事。最终那些有色眼镜被摘掉,所有的12个人都回到了人本身来评判着一切,我想这才是欧美法系,陪审团制度的根本意义。也是导演想说的,至少我这么想。

《三体》第二本

写感想之前先扯点别的,手边的《三体》第二本还有几十页就搞定了,看书的时候总是不断地插入那天晚上小张烤鱼刘台长滔滔不绝的叙述,不同的是现在的心情与当时相去甚远,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对于之前略有耳闻的《三体》我一直认为缘分不到,直到这三本书放在面前的时候,我觉得缘分到了,台长交代的任务是看完写读后感,我觉得有困难,第一小说篇幅太长很难一气呵成;第二,时间零碎的很,以前的“三上”已经变成了“二上”甚至仅仅只剩“一上”,就是车上。加上最近似乎咽喉出了些问题,这“一上”也很难足斤足两;所以只能取个巧,一本一本写,最后拼凑一下,权当作业了。 有人说一个导演一生只拍一部电影,我觉得是对的,那部冥冥中的电影就是自己,自己的经历、自己的认知或者自己的态度。其实这都是一回事,将这个说法推而广之,我们看的东西,其实不是在接受而是在里面寻找认同,至少我是这样做的。在第二本中我也在寻找,寻找认同,是个什么感觉?说不太好,简单的描述一下是这样的:每每合上书,看到眼前的事物,比如街边广告,比如早餐摊,比如公交司机,比如写字楼保安,所有的一切都在活动,一切都在情理之中,自己却毫无牵连的观察,没有凌驾的态度,只是跳出来看,这样的错觉说不好是好是坏,仅仅是眼睛或者思维跳出来,这个世界有做药的,有开车的,有剪头的,有扫地的,有睡觉的,有做爱的,有吸毒的,有生孩子的,还有死亡的,所有的都是自然而然,理所应当,水到渠成。这样的感觉其实第一本就有,现在只是维持着,说不上强烈不强烈,它就一直在那。有点不讲理,可是没办法。感觉是很难写出来的,只能用其他类似的东西来类比着体验,但遗憾的是我的比喻能力一塌糊涂。 对于情节,不知道是不是有些着急,看书仅仅是关心故事走向,常常跳过一些描述,比如水滴摧毁舰队的大篇幅描写,看的有点心不在焉,只是草草几眼就略过,是什么原因,给自己的解释是现在的自己太浮躁了,静不下来,这是不对的,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