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一月, 2014的博文

XX主席和总统先生

每晚七点,电视准时中毒,小的时候是全身中毒,现在好一点,最起码大裤衩里面还是好的。每天都接受半小时的爱国主义教育,当然今天也不例外。小时候看热闹,现在渐渐的看出一些门道,而今天更是猛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XX主席"的问题,相信这个词是三十分钟出现最多的词,好像这三十分钟是他的独角戏,而且称谓不会变化,有时直呼其名,但更多的时候是"XX主席"。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这样一个民主集中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口闭口都是"XX主席"而与我们隔着一潭水的帝国主义却称总统先生。看出不同了吗?我们"效忠"的是一个人,他们"效忠"的是一个职位。这是一个大问题。XX是和我一样的人,不同的是我们的工作不同。对于国家元首我们是尊重的,但是这个尊重是尊重这个职位,无论这个人是谁,美国的军队也是对总统负责而不是对奥巴马负责,不是吗?但是反观我们呢?我们是团结在以"XX主席"为核心党中央周围... ...这就是不同,我觉得强调职位比强调个人更高级,正如新闻体系强调程序公正一样,这是较为先进的。什么时候我们也能称主席先生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才真正将个人崇拜剔除干净。

中国教育的歧途

闲来无事,翻看八年级数学教学的视频。里面有一道题很有意思,不是题本身有意思,是这个老师讲得有意思。题目是这样的,一个多边形被切掉一个内角之后新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340度,问原来的多边形有多少边,这是一道填空题。老师是这样讲的,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出了15,这样的话空里应该填16条边,但是这是不全面的,接着这个老师又画图解释这个答案为什么不全面,他画出了三个图形,第一个是以两个顶点确定的线切掉一个角,这样是损失两条边的,第二个图是一个顶点与一条边切,这样的情况不损失边,第三种就是我们最初的那个情况了,接着老师马上给出了一个公式,并说同学们要牢记公式,这样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题讲到这里就收工了,看看,这个老师正常看来是多么尽职尽责的。这道题也讲得完美。 但是,真的"完美"吗?中国有句古话,叫过犹不及。而以上的这个例子我觉得完美的诠释了这四个字。为什么这么说?中国的教育与西方的教育差异近年来一直被人提及,每每有人谈起,总洋洋洒洒一大篇,但是我觉得,上面的这个例子足矣。仅以愚意猜之,我想如果这样的题放在西方应该这样讲。这样的题老师会让学生自己画出一个多边形,然后让他们切内角,这样一个班中就会至少出现上述情况中的两种,好的会直接出现三种,接着老师会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会讨论,最后得出答案,当然窃以为西方的老师是不会给出上面所谓的公式的,因为这抹杀了教育的意义。 正是这个公式的存在,才造成了中国教育现在的局面,令人灰心失望。 歧途,不在于我们的选择,而在于隐藏在选择理由背后的习惯及潜意识,也是这些,让我们的教育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书缘第一

看着豆瓣上不知道谁的关于书的相册,看着看着突然也想写写自己与书的关系. 这个关系,说来简单,直到现在我仍记得母亲跟我说过的一句话,什么东西都能被偷走,记到脑子里的东西别人永远偷不走。正因为记得这句话,书在我的生命中虽时隐时现却始终相伴。还有一个人的一句话我也记得,那是大学报到的日子,武汉刚刚下来倾盆大雨,北方的我是很少见到这样的雨的,已经没过小腿了,不知何时雨停了,接着忙着报到,学院的一个学姐帮忙,省却了不少事情,好像是去交钱的路上,她跟我说,没事的话就常去图书馆.这话我践行了四年.今天且不说这些事,单说说与书的关系,这关系不仅之于我,也之于你。 也不知谁说过,书非借不能读。想想有理,大一的时候,看书很慢的我以一天一本的速度看完了图书馆里卫斯理的全集。那段时光至今回忆仍有快感,那是一种紧迫感,叠着书中情节的快感,真是美妙。 书对于我有几种结缘的形式,一是借,从友人,从图书馆,比如卫斯理,比如弘一,比如王阳明,比如巴顿;二是在书店里直接读,比如安德烈,比如大圆满,比如我的朋友都死了;三是买来,这种情况多半会存着,待到缘分到了自然开卷,不过这缘分何时来,还真说不好。也许明天,也许永远不会。 我最大的毛病就是记性不好,记不得看过那些,也记不得具体是什么内容,对于自己的藏书,如果读过,我是很喜欢没事把玩一下的,有些地方动情处会记上两笔,也会在此时回忆,有趣的很。其实说记不得也不准确,因为总会在不经意间,脑中突然冒出片语支言,有时甚至原文复述,这样的隐藏技能是被动触发的,我是至今没有找到诀窍,只能听之任之。权作惊喜吧。 书缘第一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