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九月, 2016的博文

同质化与共生

有个故事,记忆犹新。说犹太人在一个风景名胜的镇上开了一个旅馆,生意甚是红火,吸引了很多犹太人过来,没过多久,镇上有了商店、医院、剧院等等。同样的背景,中国人开了第一间旅馆,没过多久,一堆中国在镇上开满了旅馆。故事有些极端,但是却有些意思。这是发展的两条路 是要同质化竞争还是互利共生?单独拿出来问任何一个人都会脱口而出的说出后者。但是真正干起来呢?恐怕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前者,因为就当是看来,这是一个风险很小的决定。我想现在的丽江就是鲜活的案例。小到两个人,大到两个区,两个城市,两个省,且不说两个国家,难道不能这样去思考一下?尽管风险会比开旅馆大些 但是又能大到哪里去?模块化,功能化在大的方面是可以去考虑的 毕竟民生才是根本。 道理都懂,所谓当局者迷,也许正是这句话成就了人生、区生或者市生吧! 9.26 傍晚于北京地铁

“中国特色”

曾几何时“中国特色”给我的感觉是我们通过独特的道路屹立在了世界民族之林,直到今天早上我看到了网易的一篇逃离“北上广”的文章。文章将道路拥堵、限号、房价飞涨、食品安全,诸如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各种弊端统统归结为“中国特色”的时候,我才猛然觉悟,原来所谓的“中国特色”其实是一种堂而皇之的借口,好像诸如这样的事情冠之以“中国特色”或者“社会转型期必然出现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而老百姓也得因为是“中国特色”而忍气吞声。 这是什么道理?全体人民为什么要为“一小撮人”的错误买单,承担很多拍脑袋出来的荒唐决定的恶果?政府是人类文明自组织的产物,这样的产物不应该是人类的羁绊。制度的好坏我没资格讨论,但是无论哪种制度,它的产生和皈依只有一个——人类的幸福。如果不能达到这个效果就是不好的制度,就需要改进,然而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容忍一遍又一遍的犯错。 当然,我承认利益和自私一定程度阻碍了这样理想情况的实现,但是,我们应该用相对客观的制度来规范,虽然这也是变相的人治,但起码比现在好。 “中国特色”,现在看来,真是莫大的讽刺。

我看《釜山行》

中秋假期的第二天夜里,看了这部片子。 总的来说,一句话,披着恐怖外衣的人性片。这里的人性不是指每个人物代表的人性,而是把整部片子看作一个人而言的。 之后又看到了另外的一篇文章,里面说电影“本来”的结尾是孕妇与女儿被射杀,那个客运常务活了下来。我想这样的结局更符合那句话,我们最终都会变成自己讨厌的那个人。 丧尸代表着恶,正常的人类代表着“善”,姑且这么说,恶在疯狂的吞噬着善,而善中也蕴含着未被激发出的恶,在这样一场大战中,自私,卑鄙,阴险,狡诈,无论在对抗中抑或善中的内斗,都暴露无疑。这种对人性的态度据说在导演之前的动画电影《首尔站》中体现的更为彻底。但导演还是发了慈悲心,还是照顾人的接受底线?——不愿,也不能承认自己的恶——结尾变得有一丝光明。小女孩作为那条线,至始至终牵引着善,完成了绝地反击。让人们在惊魂甫定后稍稍坐稳。但是这样的结尾却让电影变的浅薄。诚然,即便原本的再现实的结局也不足以唤醒被铜臭浸透的灵魂,但也算是导演作为电影中“未感染”最后一句良心的呐喊吧! 说说电影本身。开头的进入干练而周到。几个预兆性的镜头接连出现,让观众刚刚收心变提起兴趣。人物的塑造也颇为立体,周到而不做作,很自然。除了丧尸的感染能力根据剧情需要时快时慢让人看着有点不爽以外,作为“普通”观众的我在那个烂“常务”最终感染以及爸爸跌落火车的剪影几个片段时仍然心潮澎湃,对于最终女儿的歌声引领了生者希望的结尾略感安慰,因为毕竟心里还是渴望正义战胜邪恶。当然,女儿很丑,而我也不是普通观众,对于这样的烂结尾,只能勉强给四颗星。 昨天在电影院看了《追凶者也》,我就想问问,中国导演除了通过把好好的故事弄的支离破碎就不能正常拍一部片子吗?难道非要让观众对这样的“形式创新”恶心以后才能转向其它方法?对比《釜山行》这部电影人物情节过于刻意,即便好笑也是应景之笑,回头一看实无必要,网友评论是人物水逆,在我看来是导演水逆才对!

无题

雨后更无人 稀月没星尘 曲径掩入茫茫里 遗恨无垠 冷巷独独信步 寒灯踽踽伶仃 长问青天终不应 归程亦是前程 2016 年 9 月 7 日 雨夜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