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我看《釜山行》

中秋假期的第二天夜里,看了这部片子。

总的来说,一句话,披着恐怖外衣的人性片。这里的人性不是指每个人物代表的人性,而是把整部片子看作一个人而言的。

之后又看到了另外的一篇文章,里面说电影“本来”的结尾是孕妇与女儿被射杀,那个客运常务活了下来。我想这样的结局更符合那句话,我们最终都会变成自己讨厌的那个人。

丧尸代表着恶,正常的人类代表着“善”,姑且这么说,恶在疯狂的吞噬着善,而善中也蕴含着未被激发出的恶,在这样一场大战中,自私,卑鄙,阴险,狡诈,无论在对抗中抑或善中的内斗,都暴露无疑。这种对人性的态度据说在导演之前的动画电影《首尔站》中体现的更为彻底。但导演还是发了慈悲心,还是照顾人的接受底线?——不愿,也不能承认自己的恶——结尾变得有一丝光明。小女孩作为那条线,至始至终牵引着善,完成了绝地反击。让人们在惊魂甫定后稍稍坐稳。但是这样的结尾却让电影变的浅薄。诚然,即便原本的再现实的结局也不足以唤醒被铜臭浸透的灵魂,但也算是导演作为电影中“未感染”最后一句良心的呐喊吧!

说说电影本身。开头的进入干练而周到。几个预兆性的镜头接连出现,让观众刚刚收心变提起兴趣。人物的塑造也颇为立体,周到而不做作,很自然。除了丧尸的感染能力根据剧情需要时快时慢让人看着有点不爽以外,作为“普通”观众的我在那个烂“常务”最终感染以及爸爸跌落火车的剪影几个片段时仍然心潮澎湃,对于最终女儿的歌声引领了生者希望的结尾略感安慰,因为毕竟心里还是渴望正义战胜邪恶。当然,女儿很丑,而我也不是普通观众,对于这样的烂结尾,只能勉强给四颗星。

昨天在电影院看了《追凶者也》,我就想问问,中国导演除了通过把好好的故事弄的支离破碎就不能正常拍一部片子吗?难道非要让观众对这样的“形式创新”恶心以后才能转向其它方法?对比《釜山行》这部电影人物情节过于刻意,即便好笑也是应景之笑,回头一看实无必要,网友评论是人物水逆,在我看来是导演水逆才对!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想說點什麼

想说点什么 又不知从何说起   最后只剩一声叹息 以及荆棘密布后的记忆 想说点什么 又不知从何说起 眼睛被欲望遮蔽 漫天都是权力的游戏 想说点什么 又不知从何说起 万马齐喑的现实对抗 百家争鸣的主义 阴晴不定的天空下 埋头苦干的眼睛里 是否还能寻到星星火炬 能否还能嗅到自由的气息 想说点什么 不知从何说起 2019.6.4  北京 2020.11.18 修改

群体预期

这两天股市真是过山车,昨天集体跌停,今天集体涨停,股市震荡如此,真是没见识过。背后的原因且不说,只想写写自己从中印证的一些看法,很早之前就已经发觉预期比现实更重要,尤其是在这个信息不对等的社会,大家都没有掌握所有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人都做出不准确的判断。这样的判断,会随着不断披露的信息不断改变,这样的判断即是预期,渐渐的大家的预期就会趋同,于是这样的预期在大家的"预期"中变成了现实,即使原本的"现实"可能不是如此。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当大家都以为船要沉的时候,人们就会在有限的时间下,疯狂的将自己能带走的东西带在身上然后一起涌到仅有的小船边,由于重心不稳整个船倾覆。究其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某人偷酒窖里的酒喝,被发现匆忙之间碰倒了酒桶,后面来的人便以为船漏了继而大肆宣扬。 当人聚成群的时候,由于本身的限制,没有一个人可以掌握所有的信息,但是会有一部分人掌握大部分信息,信息的不对等导致了很多事情的发生,阶级、矛盾皆有此而来,加之所谓的从众心理等无形压力或对自己的不自信,群体预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现实。这样的群体预期如果对现实判断不够准确,或者被某些人有意识的导引,其结果很难想象。 信息,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是一切判断的依据,当你没有足够的信息完成判断的时候,对于未知的恐惧会让你们慌不择路。 特别是在虚拟经济繁荣的今天,实体经济已经交出了国民财富的头把交椅。看看吧,单单就对信息的利用就有了期货、期权,对冲基金之类。这样对于预期的判断都已经成为经济的一部分。 反过来看,原本良性运行的经济,也存在被虚拟经济拖垮的隐患。 总的说来,也只有一句,在这个虚拟与现实交缠的不分你我的时候,谁掌握了舆论,谁就掌握了一切。

这是什么情况?!

还在高兴今年的1111不是一个人而且还有礼物的时候,却被告知,人家已经谈了朋友,那人是部委的,年龄大些,有房子补贴,现在谈的还不错。 这他妈到底是什么情况?!是在暗示我根本没机会了吗?最初对于彼此关系的认定(普通朋友)依旧没有改变?我该怎么办?! 不甘心,为什么我总是这样啊?! 道理都懂,也知道这种东西勉强不来,可这就是不甘心啊。 真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