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 2014的博文

回归到人的无差别讨论――《十二怒汉》

刚刚看完《十二怒汉》,之前一直各种耳闻是一部很好的电影,没想到是一部这样的电影,一部记述在陪审团房间中讨论过程的电影,平实,深刻。第一次投票的1比11,到最后一次投票的11比1,直到最后那个1也改变了。有人评论说这是美国之所以进步的原因,有人说这是真理的力量,有人说这是reasonable double的完美阐释... ... 这些都是对的,但是我看到了别的,故事从头到尾都没有真正讨论那个事实,男孩是否真的杀了他的父亲,讨论的只是就现有的证据能否推论出或者说能否说服陪审团相信男孩杀了他的父亲。这其中的辩论有一点很精彩,就是戴维斯在一直努力的事情――不要评价人,我们来评价事。最终那些有色眼镜被摘掉,所有的12个人都回到了人本身来评判着一切,我想这才是欧美法系,陪审团制度的根本意义。也是导演想说的,至少我这么想。

《三体》第二本

写感想之前先扯点别的,手边的《三体》第二本还有几十页就搞定了,看书的时候总是不断地插入那天晚上小张烤鱼刘台长滔滔不绝的叙述,不同的是现在的心情与当时相去甚远,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对于之前略有耳闻的《三体》我一直认为缘分不到,直到这三本书放在面前的时候,我觉得缘分到了,台长交代的任务是看完写读后感,我觉得有困难,第一小说篇幅太长很难一气呵成;第二,时间零碎的很,以前的“三上”已经变成了“二上”甚至仅仅只剩“一上”,就是车上。加上最近似乎咽喉出了些问题,这“一上”也很难足斤足两;所以只能取个巧,一本一本写,最后拼凑一下,权当作业了。 有人说一个导演一生只拍一部电影,我觉得是对的,那部冥冥中的电影就是自己,自己的经历、自己的认知或者自己的态度。其实这都是一回事,将这个说法推而广之,我们看的东西,其实不是在接受而是在里面寻找认同,至少我是这样做的。在第二本中我也在寻找,寻找认同,是个什么感觉?说不太好,简单的描述一下是这样的:每每合上书,看到眼前的事物,比如街边广告,比如早餐摊,比如公交司机,比如写字楼保安,所有的一切都在活动,一切都在情理之中,自己却毫无牵连的观察,没有凌驾的态度,只是跳出来看,这样的错觉说不好是好是坏,仅仅是眼睛或者思维跳出来,这个世界有做药的,有开车的,有剪头的,有扫地的,有睡觉的,有做爱的,有吸毒的,有生孩子的,还有死亡的,所有的都是自然而然,理所应当,水到渠成。这样的感觉其实第一本就有,现在只是维持着,说不上强烈不强烈,它就一直在那。有点不讲理,可是没办法。感觉是很难写出来的,只能用其他类似的东西来类比着体验,但遗憾的是我的比喻能力一塌糊涂。 对于情节,不知道是不是有些着急,看书仅仅是关心故事走向,常常跳过一些描述,比如水滴摧毁舰队的大篇幅描写,看的有点心不在焉,只是草草几眼就略过,是什么原因,给自己的解释是现在的自己太浮躁了,静不下来,这是不对的,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