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九月, 2010的博文

go on 《慢行听禅》

今天又跟我妈去买衣服了,买个A&F的长袖T恤,还行,我挺喜欢结实纯棉的感觉。接着 去新华书店继续看《慢行听禅》。今天看了两章(姑且论章)。一个比较短,将小学教 育。刚开始我还挺有画面的,但是后来就感觉有些不对,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是肯定没 有基督教的小学容易接受。想想看,基督教是入世的宗教,虽然有全职的神职人员,但 是经过多年的传播,它已经是一个非常入世的宗教了。但是佛教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出世 的宗教。佛教让人放下,基督教让人释怀。这是区别,这种区别导致佛教不可能像基督 教那样大面积普及,现在国内佛教寺庙大兴,其实这跟佛教是两码事,很多人去寺庙是 带着功利去的,有所求。在我看来真正的佛教是无所求的。所以这种矛盾如何调和,这 将是办宗教小学最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二章谈得内容大概记不太清。不过在看的时候我在手机上写了这样一句话,是有感而 发:宗教其实是追求一种思想的经历。为什么这么说?之前曾写过,如果说0是最圆满 的状态,那么有两种方式可以达到,第一种是在0处不动,正所谓赤子之心。第二种是 由0到1再回到0,这是神,是圣。几乎所有的人都在0和1之前,好一点的有在1和0之 间。由于人的社会性导致了人不可能由第一种方式到达圆满,而第二种却又遥不可及。 这正是人痛苦的根源。这里的0,1可以理解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种。而宗教可以算是一 种捷径,或是精神加速器,让人更接近0,就像双曲线和渐近线的关系。宗教不是0,它 只是汽车,载你到0的位置,你要下车的,那时候才是0。 今天就写这么多吧。看到了第五章应该是。 我一直在思考,是呆在原地有意义还是上外面跑一圈再回到原地有意思?这里说的是思 想,不是行动。

日记 2010-09-28 23:31

今天跟马庚去买衣服,之后请他吃的烧烤,花了我 150 块,唉,该花的还是得花。之后去找王啸了,本来想去打羽毛球,都没机会,最后去上网,一起打 dota ,打到晚上 7 点半,之后去吃富士亭,再后来回家了。 今天 only 打电话给我通知明天试工,我不打算去了。百盛打电话说笔试通过但是面试在十一之后,真是郁闷,那个网站的也告诉我十一之后上班,咋办呢?纠结啊~~~~~~  

照片

BBC在一个名为《时间》的科教节目中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看不清 一闪而过的数字,而在快速下降的时候却可以看清,这说明肾上腺素让我们的反应更灵 敏了,而我们自己感觉时间似乎变慢了。这种情况可以解释人死前,像过电影一样的快 速回忆过程,当然这只是听说,毕竟我还没有试过。 不过我想说的不是利用肾上腺素的这种体验,是另外一种――看照片。 照片,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在录像之前。它可以将某一个刹那凝固,同时凝固的其实还 有你的记忆,它像一个切片标本,如果生命是一个管子,它会是一片,透过它你能进入 管子内部一窥其貌。这是你在看别人的照片,而当你看的是自己的照片时,得到的会更 多。你会指着照片笑着说,那天天特热,那时候我已经走了好久,脚疼的要命,虽然表 面上看不出来,那个破公园别看照片上挺好看的,里边啥也没有,而且票价还挺贵,真 不值,我去那会正维修,好多景点都关了,不过空气好,瞅哪哪绿,衬着红墙,确实不 错… … 仿佛你有重新的经历了一次,有些陌生,有些亲切。慢慢的,声音由大变小,最后你默 不作声,只是静静的看着,也许在不觉间已经湿了脸庞。 美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承载着更美的东西。更美的东西是什么?是人的情感。它像玻璃, 看着好象是固体,其实只是它没有流动而已。一旦温度合适,它会泻的哪哪都是。 最后,也许你有这样的感叹,没了就是没了,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你可以把椅子摆在原 来的位置,在黑板上写与照片上一样的字,调整一样的阳光、风、温度、甚至把苍蝇放 在刚刚好的位置上去,但是总是缺点什么,人!对了,是人!东西可以是原来的东西, 人却不是原来的人了。这是应该涌上来的是惆怅。时间,你可以一遍遍的回忆却没有办 法重复。这大概就是生命之所以美丽的原因。 嗨,当时好傻!

接着听禅,继续慢行

接着昨天的,是不是因为一神论的背景下人信神不信人所以是两党制,让他们互相看着对方;泛神论背景下人不信神信人,所以创造出一个类神的党? 还有一个现象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就是在中国将法律会被人反感,而在美剧中许多情节是讲情的,这回让人温暖无比?原因何在?究其根本是因为中国是在人情的大背景下讲法,欧美是在法的大背景下讲情。有句古话可能不是很恰当,但是我觉得能说明写问题,"由俭入奢易,由奢入艰难"。   今天又在书店看到蒋勋的《生活十讲》其中的信仰一章。     信仰,应该独立于欲望之外。   

《慢步听禅》与政治

今天看《慢步听禅》,台湾版的圣严法师的对话录,里面提到说他有一个外国弟子,在 基督教里面很迷惑而一接触到佛教就豁然开朗。我突然想到一个事情,很有意思,也许 值得研究。为什么在一神论的欧美会有两党制的出现而在泛神论的中国却出现一党制? 挺有意思的。

从“山寨”到教育

今天和妈去买衣服,200多块买两件,以前只能买一件的价格。在中国,"山寨"其实 不是一个贬义词,它是中国百姓在全球化日益严重,面对国外各种价格歧视的情况下产 生的一种自我保护。自古以来勤劳智慧的中国劳动人民创造了许多"老字号",仔细看 这些老字号,他们卖得是什么?是牌子,是服务。老百姓也认这个,但是在全球化的今 天,特别是在中国人看来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服装,和电子产品。说没有技术含量是因为 中国是世界的加工厂,所有的东西几乎都是在中国做,只要在国内做,那么就几乎没什 么秘密,一些极少数的产品除外。苹果不是也被魅族一直在仿着吗? 中国人有一点我极其的佩服,他把所有的东西都看作是技术,只要是技术就可以仿造。 电话是这样,服装是这样,甚至连考试也是这样。且不提中高考、公务员、就连雅思托 福日语这样的外国机构的考试也有一套。我的同学参加日语口语考试,他跟我说考的题 目几乎都是背过的,也就是说所谓的口语考试不过是去考背诵罢了。这样的考试不是已 经失去了意义吗? 一个只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的人永远不能当第一。近年来,关于专利,知识产权的官司有 增无减,这种事其实全世界都有,不过身为中国人就应该更关心中国的兴衰。中国的真 正问题不在山寨,不在法律不健全,不在什么一党制,而在人民的思想,要改变这种思 想首推教育,控制人的是思想,这种思想不是"思想政治",是"大国的心态"。要当 陈涉而不是他身边耻笑他的人。 有个道理其实所有人都明白,别人能偷走你写的文章,却偷不走你的思想。真假本来就 有个结论,不在别人的心中。

《船歌》

船歌,无意当中在豆瓣电台上听见的,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加上正在看沈从文的《湘西散记》,靠,绝了!低声慢入的前奏把我带入了一条静静的河,接着齐豫的一声姐儿头上戴着杜鹃花,将整个画面激活了,河面上出现了一条船,船头站着一位姑娘,她在眺望,即便周围是哥特式的壁立直山。远处的船传来水手的号子歌,姑娘甜蜜的闭上了眼睛,想象着熟悉的岸边有个被夕阳照的全黑的身影 … … 这首歌是罗大佑写的,突然发现罗大佑除了《你的样子》,《童年》以外还有这样一首经典。歌让我难忘的是它和声恰到好处,此起彼伏的声音把你带入了一个安静的河面上,一如沈从文的辰河,黛色的大石,傍晚时紫色的河面,黎明里翠绿欲滴的竹子。这时候季节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听着听着你闭上了眼睛,慢慢的沉入了脑中的画面,你觉得你不再是你,或者说你在看着这样的画面时会觉得自己是多余的。 这种和声的歌我发现很好听,比如《听,是谁在唱歌》。我喜欢和声,感觉就像你乘着一条大船,驰骋在大海之上,你站在船头,闭着眼睛感受的海风,咸咸的,合着海鸥的叫声一切都是那么舒服,你慢慢的睁开眼睛,发现船头的两边各有一只海豚时而跃出海面,时而潜入水中,跟着船,就像一条线,时隐时现却永不间断,一如生命。

无题

那天我激动的开启门,憧憬着你能进来,可你却远远的走开,头也不回。于是我决绝的关上门,跳到床上,眼睛直盯着门底那道白线,生气之后希望它会在某个时刻突然被什么东西切断,于是我一直等到了今天 … … 想象着门外的你,可是你看到了一定只是一扇紧闭的门,殊不知你有唯一一把开启它的钥匙 … …

我与地坛的史铁生

借用了史铁生的名字,其实我就是想说关于他的事情。 我从《我与地坛》知道了史铁生,一个双腿残疾的人。高中的课本他不是必修,没记错 的话它应该在厚厚的《语文读本》里面,薄薄了两页纸,不全。正是由于不全才有了想 象力大显身手的场地。不知道那是第几次路过北京了,乘着地铁去神往已久的地坛,不 大的正门旁边买了便宜至极的门票,跟天坛不可同日而语。破败的黄色琉璃瓦护着方泽 坛,四四方方。我很奇怪,中国对于天及其的崇拜,西方当然也是,但是别忘了希望的 众神之母是盖亚,是大地,这是最高的神了。在中国和天一比同肩的地却是这等破败, 真是令人伤心。我想上过高中的人没人不知道《我与地坛》,当然也没人不知道地坛, 都是因为他,史铁生。 走在公园的道路上,想象着轮椅碾过秋叶裂开的清脆,断断续续,突然戛然而止,轮椅 上的人抬头看天;不远处的一道墙外,一位母亲脚步匆忙,四处张望;鸟儿被她打扰, 不情愿的飞了下马上在不远处又落下来,仔细捡着可能的种子;太阳被地球慢慢的往下 拽,红色的云彩不知是愤怒红胀还是不舍的羞赧;风在树梢完成了一次出色的托马斯全 旋之后轻跳着上扬… … 轮椅上的人在跟自己打着架,激烈异常表面却面如死水。 还记得《秋天的怀念》里,死可以是平静中的疯狂。就如同大地在你脚下延伸,你信步 的走着,突然间左脚的前面变成了深渊,而你的右脚刚刚抬起,一切都是那么平常,就 像这一秒和下一秒,没有大惊小怪却震撼心肺!真感情如史铁生者才能写出这等文章! 他给我开阔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生死,这生死顿时变得立体起来。 想必你一定体会过夏天狂吃冰淇淋之后脑子突然很疼的感觉吧,史铁生给我的就是这样 的感觉,只不过我喝得是白水。

延长退休年龄?没贪够吧,还是拆东墙补西墙?

共产党真的是还嫌死的不过快啊。 本来我不太希望共产党垮台。因为我看不到一个很好的未来。最起码这个政党与人民磨 合了六十多年,且不说有无继任者。现在周围邻国哪个不是虎视眈眈,个个看着中国这 里、那里蠢蠢欲动的。南海、黄海、钓鱼岛,菲律宾… …但是中国照现在这样搞下去 我看真的是重病下猛药,不成功则成仁了。 回来说说退休。各种"专家"说比对外国,问题是你一个发展中跟人家发达国家比,你 有人家那样健全的医疗保障吗?你有人家那样完善的法律法规吗?各种官员是嫌贪得不 够少吧?美其名曰给年轻人减负,还真好意思说,相比房价年轻人不差这点钱!你让一 辈子劳心劳累的朴实劳动者还接着被你剥削? 高层听不到老百姓的心声?我不信!中国要当大国不能勒紧老百姓的裤腰带。那老百姓 的钱做门面事,外边好看,里面叫苦连天,这不是社会主义! 人家说要发展就要付出代价,这回咱照比外国,哪个国家发展像中国这样的?灾难不 断,社会混乱,老百姓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我看现在的政府被老百姓捧上了天,已经悠悠然了,是时候告诉他谁才是老子了!照这 种作死法儿,这个时候快了!

到底什么时候应该上纲上线?

最近,也不是最近,现在的中国人,特别是网络上的网民,特别的敏感,遇到一点事情 就大谈党国,我认为是在是没有必要。我用两件事情来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是袁腾飞。 袁腾飞,一个普通的中学历史老师,只因为在百家讲坛上的一个系列节目,再加上授课 方式方法上的与众不同,就成为众矢之的。攻讦,赞扬者旗鼓相当。有甚者如一位老 人,在出版社拿出自己准备好的材料逐一反驳袁,由于袁没有在场所以这便成了老人的 独角戏,其言辞之激烈者如"反社会","反党"者比比皆是。老人说的那些言论点, 我是看了的。个人感觉没有那么夸张,当然我没有经历那个时代,没有那个时代特有的 感情,但是判断一个人言辞的真实性的能力我还是有的,一位历史教育者,首先应当具 备的是客观,我想袁这点做的事不错的。我上班的时候上司曾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一 件事你不十分清楚不要讲。这句话放到历史、政治这样敏感的学科上应该是一件事大纲 上没写的不要讲。袁只是讲了些超纲的话。这不是他个人的意愿,一个民族,一个国 家,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必然会回顾他的历史,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们的意愿。没有 不透风的墙,这句话放在网络发达如斯的今天,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一位中学老师的言论有必要反应这样激烈?这不是言论自由的社会吗? 第二是《唐山大地震》 电影感人至深。这是公认的。在网上有一段视频是这样的,一位老人指责冯小刚不尊重 史实,将唐山大地震这样一个特殊的事件娱乐化,商业化。 我想先说两点,第一,电影是根据小说改编;第二,在一个商业化运作的框架下广告是 在所难免的,而且也绝对不可能是所谓的"主旋律"。 这段视频一出网上照例的有变成了两派且旗帜鲜明。我觉得很累。 网上有很多人将党国分开,说什么爱国不爱党。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不是两党制,更不是 多党制,你不爱党爱国有什么实际意义?国民党时代不也说向党国效忠吗?人们都说, 共产党不好,国家被弄成现在这个样子都是共产党搞得,贪污、腐败横行。机构臃肿, 效率低下… … 但问题是你能够推翻重来吗?你能保证重来的不再是大灰狼?曾经在网上看到过 这样的一段话,说大学寝室中如果你的室友刚入学的时候有坏毛病是他的错,但是大三 以后他还有坏毛病就是你们的错

毛主席逝世34周年?

毛泽东,一个曾经响彻神州大地的名字,现在居然如此的销声匿迹。不由的感叹无论多 么翻云覆雨、叱诧风云的人物,最终都会归于尘土,以至于现在由于某种政治需要而变 成棋子。可悲啊! 没人能怀疑毛主席对于新中国的感情,虽然他的手下集合着许多能独当一面的人物,但 是他们都无一例外的选择相信毛泽东,一伙人真的让中国变了模样!诚心诚意的向苏联 老大哥学习,可是大哥不要小弟了,这个小弟于是接下来社会主义的大旗,直到现在。 看到苏联的教训,主席开始担心新中国也会重蹈覆辙,于是做了一些后人所不齿的事 情。如果有人说文革是毛主席仅仅因为一己私欲而发动的我绝对不信,一个上过刀山下 过火海的人,他可能保有小农思想,可能会自私,但这绝对不是他的全部,让新中国延 续下去,永远的,这才是他的最后心愿,至少我愿意这么想。 毛泽东,是最后一个,也是第一个。说他是最后一个,是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 被人呼"万岁"的人;说他是第一个,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建立有别于前朝体制的人,从 此不再有王权天授。 想到今天,不知道毛主席看到今天的胡主席,江主席,会有什么感想。看到矿难,地 震,军演,毒奶粉,车祸… …会有什么感想。 想到了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一句,我改了下,权作怀念毛主席吧! 古来"万岁"皆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死亡

马尔克斯有一次和朋友谈论死亡,那是在他父母双亡之后。他说父母在世时就像一层垫子,将他和死亡隔开,父母去世以后他只能直接面对死亡了。         

山寨是最大的产能过剩

政府在提倡创建节约型社会,然后大张旗鼓的关闭了许多所谓"产能过剩"的企业。但 是这只是九牛一毛,中国真正的产能过剩在于"山寨"。外国有一位网友看到中国翻拍 的《生活大爆炸》之后这样写道:This is why I hate the Chinese, they copy everything we do and make it crap.这是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评价,当我们用惯了盗 版、山寨的时候,是不是也发现了,质量、原料的劣质? 小的时候,妈妈说钱丢了,很伤心。但是我就想,世界上的钱一共就那么多,你丢了, 别人捡了,到头来还是有人拿着这钱买东西不是?长大才知道,所有权才是大家奋斗的 目标,有时甚至不是所有权而仅仅是使用权已经打得头破血流了。 同样的都是那堆材料为什么不做好的东西,为什么非得做山寨?材料不见得省多少,有 时害人害己,为什么大家不能放下想一想,生产好的东西就那么难吗?同样都是杯子, 人家印个什么图案,就买好几十。你看了眼气,就师夷长技,用的原料工序不见得少多 少,却只卖几块钱,有时反倒被夷制。中国人不明白现在值钱的设计,思想。而产生、 培养这些设计、思想的大学现在是个什么样子?扩招,巧立名目的收费,教育产业化, 大学就像是一条流水线,老板重量不重质。结果呢?大批的产品不合格,废品,残次品 极多,这不是产能过剩是什么?这是最大的浪费! 十块钱的东西用十年,一块钱的东西用一天。自作聪明的中国人打破头皮的买一元钱的 东西。 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孔子曾这样说。这话至于中国,也是一样,政府不断 的强调要从"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创造",这话说起来容易。教育一天不改,短视 思想一天不转变,中国永远都只能沦为世界的廉价制造基地和垃圾处理厂!

我怀念的《我的祖国》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 这首歌给我一种暖暖的感觉,就像阳光照在身上。那时候人的生活是苦的,可是心里是 甜的。现在呢?我们被教育的生活比蜜甜,真的甜吗?昨天看了一篇陈丹青谈民国的文 章。里面说"民国范儿"就是那时人骨子里的东西,民国的人无论地位,学识,他们骨 子里就有那种精神。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哈尔滨的一个公园的碑记,是民国时一个类 似现在区长的人写的,那文章,那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文采和教养,我想都会让现在的市 长们自惭形愧! 让现在人羡慕英国那所谓贵族的生活的时候,不知道我们自己早已把祖宗留下的傲气丢 了一干二净了。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敞… … 没错,平实的话语胜过现今的"精心雕饰"。这个国家丢失的是眼神里的光芒,是骨子 里的精神,是话语间的积淀。在"国学热"盛起的今天,哪个不是各怀鬼胎?学《易 经》、学《厚黑》、学《老子》,什么目的呢?心知肚明。 现在好多人羡慕外国,特别是欧洲的闲适,这种闲适我们也有!我们还有优雅!可是谁 记得?这个国家的人已经在多次中国文化遭受外国经济冲击的时候失去了记忆,或者说 被重写。他们学的是外国的经济,以丢掉自己的文化信仰为代价!而且还乐此不疲! 从0到0 有两条路,一条极其简单,只要你按照原来的状态不动,你就是0;另一种是从 0到100再到0 ,现在我们走的是第二条路… 我怀念,《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