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七月, 2019的博文

历代中枢机构变迁摘要(聂崇岐)

宰相在中国一直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其地位被人形容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回望历史,秦汉至明清,宰相基本以一种权利集团的形式存在在官场中,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一群人,有时是一个机构,有时是一群机构。对于这样一个权利代表团体,自己一直想捋出一个头绪,看到了聂崇岐的书,里面正好有段讲了历代中枢机构的变迁,宰相便在其中时隐时现,这次做成一篇摘要,权算一窥。 秦 丞相,掌行政 二人分左右,右为尊。 西汉初年 仿秦制,以左为尊。 武帝起 丞相地位虽高,但不掌实权,权利到了尚书署。成帝时改署为台,不久改制,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三个官号代替丞相。 东汉初年 承西汉,名义上的宰相是"三公"或称"三司"光武帝去"大"字,将大司马改太尉,又配合"三才",太尉是"天公",司空是"地公",司徒是"人公"。 东汉末年 曹操掌权,一度恢复丞相。称魏王时,在其"国"中设秘书令,掌出发教令。 魏初 改回东汉原制,不过三公权力更小了。因汉代尚书台权势太大,称为实质上的宰相府,于是 将"国"的秘书令改为中书监、令。机构称中书省,掌发号施令。 蜀国 设丞相(诸葛亮),继任者蒋琬称大司马,后来费祎、姜维皆称大将军。 吴国 有丞相、大司马等。 晋 承魏制,中书监、令地位虽不很高,职务则很亲重,故人称中书省为"凤凰池"。八公(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这些高官皆属空衔。 南北朝 侍中成为侍中省(晋称门下省)的长官,掌"尽规献纳,纠正违阙"。 隋 文帝代周以后,确立了内史省(隋代避用"中"字,改中书为内史)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三省分权制度。以内史令(中书省长官)、纳言(即侍中,唐初改回)和尚书令为宰相,间或以别官加"参掌机事"名号,行宰相之职。 唐 承隋制,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因太宗做过尚书令,后存而不除,以尚书省副长官 —— 左右仆射为宰相。 太宗时,中书令、侍中因位分较高,尝尝用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