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2017的博文

苦恼

昨晚做了好几个梦。结婚生子的事情在梦里变得莫名的焦急。迷迷糊糊醒的时候,想到自己要什么没什么的情况,更加颓废了,上午看知乎,里面有一个“在陆家嘴的金融机构中上班是一种什么体验?”的问题。看着那些回答,唉,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该怎么办?难道真的要孤独终老?老大不小又一事无成。没能给家人很好的生活,没能在工作上出人头地,连自己的生活也是一塌糊涂。失败的真彻底。就像陷入泥沼,动弹不得,但是就算逃出来了又怎么样呢?什么也不做好像也有些不甘,但又能做什么呢? 看透,看不透的人都是幸福的,苦的是中间这些想看透却没能力,不想看又不甘心的人,不上不下,够不到天也踩不到地,就这么悬着,悬一辈子。

“创城”

前一段听说老家在创城,一时间,听说在政府工作的同学上街捡烟头,打电话爸妈说街道很干净,道板都是新铺的,大街上没人抽烟,早上老头老太太不能去露天市场买菜了,晚上露天烧烤也没有了,好像整个城市变成了展厅,都是面子,没里子。没明白创城除了是市长,市委书记的政绩垫脚石以外,对于老百姓究竟有什么实惠? 道板铺的很好,可能维持得久吗?刚刚查了一下文明城市,其中南京曾经因为市委领导违纪被一票否决,撤销称号,接着就是“轰轰烈烈”的再次创城,最后折腾的是谁?老百姓到底有什么实惠? 不知道国外有没有类似的评比,这个文明城市是政府组织的,还有卫生城市,是全国爱卫会组织的,按照这个逻辑各部委、行业协会都可以效法。加入全国评选的大潮中去! 其实,创城的初衷很好,但是放到中国的制度中难以发挥作用。如果市长是民选的,是本地人,他的根在这座城市,那么他干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会有长期规划的,都是对自己家乡负责的。但中国不是,官员像下跳棋,某个城市的市长只是人家三连跳,五连跳其中的一步,而且他是对中央负责,不是对地方,对百姓负责。那他做所有事情的出发点就显而易见了。百姓永远不可能在其中得到真正长久的实惠。对于你张某某是三年、五年,对于这座城市的百姓是一辈子。底子好的城市可以做到锦上添花,但是底子差的城市却很难做到雪中送炭。 这一点老百姓渐渐也看明白了,好在借着创城,借着领导视察,道板铺好了,至于明天会不会被翻开修管子,那是明天的事了。

书缘第三

     两周前吧,托一位朋友从香港带来了两本书,一本是章诒和的《这些事和谁细讲》一本是phil的自传《not dead yet》。 章的书,最早的一本是《往事并不如烟》,里面鲜活、精彩,史良,罗隆基、康同璧。。。无一不钦羡,唏嘘。接着便是《伶人往事》,再后看了龙应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时间感觉很复杂,之后便极度远离这段历史,好像离得远一点,伤痛就会减轻一点。 直到有一天,闲翻豆瓣读书,这本 《这些事和谁细讲》标记着想读,安静的躺在那里。于是托朋友在香港找找,机缘至此,想必也该再读读。 昨晚刚看完翦伯赞一章。那种暴风雨中一尾扁舟的无力和绝望,好像无论尘封多久再次触碰仍旧那么惊心动魄。老话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一位治史的人能一语惊醒章伯钧,为什么看不透自己身上的悲剧呢?那么透彻的君臣论,怎么就变成了最后的毛主席万岁的悲惨结局?难道真的是当局者迷? 没有办法真切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只是试想,如果自己处于那样的岁月,会是什么结果。今天的气味,与那时好像有些神似,那么,卑微如我者将如何自处?

闲翻医学教材

周六闲去书店,逛到医学去,就去翻了翻教材。内科学,外科学。都是厚厚的一本。跟着兴趣读起来,有些趣味。 比如,中风,中风造成的脑损伤基本都是细胞自杀的结果。免疫系统更是牛逼无比,白细胞识别,发现抗原后释放信号召集吞噬细胞,或者T、B细胞,过来干掉。如果是游离的则直接吞噬掉,如果藏到细胞里,那么这些卫士们会告诉这个细胞,让其自动裂解,将抗原暴露在外,再干掉。T细胞工作内容也分四种,一是引导员(help T cell)即CD4, 在免疫反应中扮演中间过程的角色:它可以增生扩散来激活其它类型的产生直接免疫反应的免疫细胞 ,hiv病毒就是专门攻击这种细胞的病毒,使免疫系统出现缺陷,因为大部分是后天感染的,所以它叫获得性免疫系统综合症;一是战士,直接攻击抗原,一是调节员,调节产生抗体的速度和数量,最后一种是记忆T细胞,会记住这种抗原,以便再来侵入的时候能迅速做出反应,这种记忆细胞能存活数十年还有B细胞,分两种,一种是能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另一种是跟T细胞共同的记忆细胞;看着这些就感觉很棒,身体的有许许多多生命在保卫我们。 身体的奇妙不止如此,比如还有血脑屏障,血睾屏障,血胎盘屏障;说说血脑屏障,它能阻止大分子和绝大部分有害或者不需要的东西进入大脑,血管组成了严密的保护膜,只有脑必须的营养物质可以进去,还有很多特异性蛋白,负责搬运特定的东西进入。 另外还有一种寄生虫叫做刚地弓形虫,这种虫很厉害,它的最终宿主是猫,但是中间宿主十分广泛,比如老鼠,比如人;感染了刚地弓形虫的老鼠改变行为,会主动接近猫增加让猫吃掉的几率,人也类似的会变成特别喜欢猫,而且还会改变人的性格,让原来内向的人变得外向,热情。这些改变的最终目的都是让其更有可能接近猫。刚地弓形虫属于落井下石的典范,感染的人一般不会发病,但是当人自身免疫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比如诸如HIV这样的病毒,这时它就会发病,而且目前没有特效药干掉它,它会潜入人体细胞中,在细胞中形成纳虫泡,来抵御细胞内部的溶酶物质和被白细胞或者其他免疫细胞识别干掉。很聪明嘛!孕妇可以传染给胎儿,所以孕妇不要接触猫并需在妊娠期定期检查。 我们现阶段对于人体的认知还远远不够,但是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的医学研究真的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有很多疾病我们束手无策,但人类在不断努力着。 正如《双城记》的开篇那样,不过应该倒过来讲,因为大家都在努力着。

北京新城

通州副中心,雄安新区,疏解非首都功能... ... 这些其实有另外一个词,叫建设北京新区,这是一个迟到了68年的决定。建国之初,就有一些专家学者建议保留北京旧城,择新址建首都。但是刚刚独立的共产党大概还处在叛逆期,偏偏不听,于是大刀阔斧的拆旧改新,造成的结果就是旧的没留下,新的没地儿建。于是北京的噩梦开始了:堵,空气污染,房价节节升,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永远不能满足人口需要... ...

失败的色达之旅

27日早坐上去往色达的客车,直到29日下午六点结束。整个旅程充斥着高反的头疼和发烧。不过还应该拼凑一下对色达残存的记忆。 可能这痛楚的感受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坐在坛城栏杆上,看着青天白日下红色的房子及穿插往来的红色身影,我这么想。《喜马拉雅》里面又句台词,“要选就选最难的路走”,可能在色达这样地方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至少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喇嘛、觉姆,他们穿的衣服有三种颜色,红色,暗红色或者黄色。带着用小棍支撑起来的帽子。黝黑的脸上无论是不是架着眼镜,都透着朴实。藏语混着汉语,交流似乎没什么障碍。 佛学院周边山上,红房子不通自来水,每天他们都要下山打水。好奇她们的钱从哪里来?自己之前的积蓄也会用光啊?每天好像只有生活和念经吧?这样的生活的确很充实。时间排得满满的。没什么闲暇。现在回忆色达的一切仍旧带着头疼,这样的记忆还真是鲜活。在一排排房子里穿行,偶尔听到里面传来的对话,“我买了茶叶要不要尝尝?”哈,原来她们也跟我一样的生活! 坐在佛学院门口,里面的喇嘛排排坐,不知道在干什么,门口不断有新的喇嘛加入,不远的山上有来自各个地方的人们在转坛城... ... 大家都在求什么?无非讨个心安吧!寺庙道观,哪怕是年龄稍大的树,都香火鼎盛,这个社会怎么了?那么多欲望吗?欲火怎么就浇不息?我也有愿望,要多多的钱,要身体健康,要长命百岁... ... 信仰是什么?没有什么欲求,就是信你,因为在你面前心会平静,那一刻什么都不重要,那一刻感到安全。它应该是灵魂最终的庇护所,为其遮风挡雨,让其安睡。 天地之间的大美,是什么?应该是一个踏实,平静的心灵所看到的一切。

桂香中的广州

广州之旅其实是去年元旦之后的事情。在曼谷跨完年之后,到广州中转回京。因为有位熟人在,本来决心不告诉他的,但是在旅程之初就说了出来。之后顺理成章的去广州找他。 如果你不想对一座城市失望,千万不要在夜里抵达。 广州就是晚上到的,混混沌沌的赶车,但是见到面后的兴奋将这样的坏印象扫掉了大半。接下来就是一天半的短暂印象。珠江、广州塔,游船,图书馆...一切都是晕乎乎的。直到今天,记忆仍然像滤镜般加了柔光。豉汁凤爪,变成了我最喜欢吃的广东菜。天气很热,但走的那天好像有些阴,想请我吃 Godiva, 我怕多花钱,没让。现在想想真是,嗨~(拍大腿) 去逛了《醉拳二》里面黄麒英口中的“沙面那块地”,柔光中的一切,唯一飘在记忆中的就是桂花香。被介绍说桂花有月桂,金桂之分,月桂每月都有,金桂一年一次。特别喜欢桂花香,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每到九月,最爱的就是在学校路上走。如有似无的桂香飘的很远。那种甜美,让人觉得踏实,舒服,可能这就是醉人吧。 广州到处都是老榕树,树干上,树枝上挂的“空气根”,让人感到岁月的沧桑。小时候歌厅中时常会飘出《榕树下》,现在想想,故事是可以锁在气味、物件、歌声,甚至一束光中的。那是2017年初的一天下午,虽然一身臭汗,但夕阳的光照在沙面的教堂屋顶,全身浸在浓淡相宜的桂香中,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真正是那条铁律,美好的时光终是短暂的。可能阳光下的珠江,和着汗燥和桂花香的那个午后,会永远留下来,直到哪个不经意的挥手,哪个香味,哪束阳光,会再次打开它。希望它再出现的时候,我们都很幸福。

生活的月经贴

月经日记又来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质疑生活本身。人,在这个星球上,平地创造出高楼大厦、坚船利炮、飞机火箭,随着数量的增多,人开始自治,因为地域形成一个一个小团体,为了争夺所谓的资源,相互斗争,不惜毁灭对方。到现在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聚居地。 有时候观察很好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都市中的人像潮水般涨落。台风、地震、海啸、火山喷发... ...波及的只是周边的“小团体”,在抢救,逃亡中被吞噬。还有生老病死,一代一代。人类学家是干嘛的?应该是人类这个物种的观察者。觉得他们每个人都养了一个蚂蚁农场。这才有所谓“上帝”的抽离感。 植物很简单,只要可以活,就能活。人也一样。一旦没有活的条件,那就死。“智慧”在这其间好像没什么用。“智慧”或者“文明”既不能超越活的硬性条件也不能改变活的方式。死活的严格界限从未被打破。那,人折腾了这么长时间都干嘛了? 自杀,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它是有意识的自主选择。看从“人类学家”的视角来看,也没什么意义。日复一日的重复,说不定哪天一个石头砸过来,一切都没有了。 积极或者消极的生活有什么区别?每天被消耗的大量的鸡、猪、牛、羊,积极或者消极并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人决定的其他物种的命运,有意的,随意的。同样,也有其他的东西决定着人的,有意的,无意的,随意的。 所有的物种都是以物喜以己悲。何必强求呢?那听起来漫长,实际很短的数十载春秋,就那么过吧!反正也没什么,意义。

刘晓波

初闻刘晓波是诺贝尔和平奖,知名的民运人士,或者叫不同政见者。后面了解到还是位大学老师。 昨晚,去世了。 其实想想便知,这样想颠覆政权的人,在其统治下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跟意识形态无关。国外无论怎么声援,也是无可奈何。 前些天看到癌症保外就医的消息时,就联想到前段时间朝鲜突然释放的那位美国人,道理是一样的。虽然刘的命运是注定的,但是对于后面的意义却是可以发挥的正如谭嗣同之于清朝一样。 “ 各国变法,无不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 在外人看来是英雄,但是病痛只有自己知道,好在现在已经不用再承受。 其实可怕的不是刘晓波个人的失败,而是整个中国被蒙在鼓里,希望这样的情况不会太久。 中国这壶水要开了,单纯用盖子是无济于事的。期待出现一位赫鲁晓夫或者蒋经国,再不就是孙中山吧。

小我大我

“超越小我,追求大我”这是政法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说的。想想突然觉得有点意思,小我和大我是不是就是自私与无私?但归根到底,都是“我”啊。把至小无内的私扩大到至大无外就是公。这样其实跟开头的我是一样的。 人,无论谈什么都是主观的,永远撇不开自我。因为物质是意识的先决条件,至少现在的我这么认为。 现在一直在宣扬的中国梦,有句口号值得细品,“中国梦,我的梦”,颠倒一下,变成“我的梦,中国梦”,其中自有妙处。再有欧莱雅的“你值得拥有”与“值得你拥有”。这样的隐含假设只要稍加注意,就很好玩。 有些跑题,回到公私来说,梦的口号就能很好的体现。为什么口号是“中国梦,我的梦”?是因为现在的社会普遍以自我价值为第一,政府想平衡这种公私认知的偏差。只是这样的努力显得有些苍白。不过话说回来,世上独立思考的人有几个呢?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口号就变成了“公知”,变成了“意见领袖”而且是街头巷尾,铺天盖地的无所不在。想起了戈培尔的名言“谎话说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这称不上谎话,但道理是一样的。

《宋史》读书笔记第一(志)

本纪已经看完,现在是志的部分,已经看了,天文、五行、律历、地理、河渠,内容真是丰富。 每每看到一种,便查些专门的词汇,牵连着一些研究论文也看一下,颇有意趣。 天文 原来星官会造假,为了个人的升迁不惜造假吉兆,或者篡改占卜结果以顺上意。后来被皇帝发现了,于是又在内廷设立一个,名字忘了,两个机构同时观测,结果交叉比对,以正其说。理论上来讲同一个天象观测及占卜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很多客观原因,两个不一样,于是乎,两个机构串通,哈哈哈,是不是天衣无缝?这是一事。再有,由于司天监的官员很赖,不想时时观测,怎么办?拿旧的星历纪录抄啊,这是后面制历的人和近代研究的人发现的,以致相当长的时间观测记录完全不能用。再有,为了政治统治需要,皇帝跟官员心照不宣,合谋造假,论文举一例子,大体由于天象及具体观测时天气,方位,设备,人等差异,出现一种天象可以有多重解读,那么由于政治需要,下官很聪明的说是吉兆,皇帝也就姑且听之,这样皆大欢喜。“大中祥符”这个年号也跟天象有关,而这个天象也是值得商榷的。 五行 感觉有些混乱,在天文中详细说了二十八宿,辰星,荧惑转身到五行就变成了水星、火星。为什么称呼会变?没找到什么解释。天象的详细程度已经到了米价涨跌,真是不可思议。(这段跟天文混淆的厉害)。另有一个问题,查了很久也没有结果,就是五天帝的相关资料,白招拒这几个天帝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传说是啥样的?查到最早是郑玄的纬书记载,《史记》里也仅仅是记录名称,并没有过多解释,这个还是想了解一下的。万一整个论文出来呢,哈哈哈哈。 律历 律历部分仍有很多东西看不懂,于是查各种资料,现在也只是皮毛。比如定朔,步月离,步日离,还要参照星宿来修正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再回溯验证等。看的时候就在想,如果我这样一个现代人穿越回古代,我能制历吗?答案是不能。宋代历法已经时阴阳历了,太阳月亮都照顾到,上面的都算完还要置闰。历法颁行后仍要以天象时时验之。制个历还真不容易。当然跟天文类似,也有糊弄的,抄别人的以换取升迁者。 地理 主要分行政地理,山川河流等。宋代行政分级在本纪中就有印象,路、府,州,砦,堡等。 宋代县的分等名称沿袭唐代而来,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 960 年)“令天下诸县除 赤畿 外,有 望紧上中下 ”。但实际上与唐代稍有不同,那就是望紧之分也以户口为准,即 4000 户以上为 望 ,

宋遂亡——宋史·瀛国公本纪

昨晚,看完了宋史本纪宁宗和瀛国公部分,可能是因为与元有交集,里面提元必称大,里面战争的部分也没有之前与金来的血脉贲张。好像就是各种调兵,奖功之类。几乎感受不到紧张气氛。诣城降、遁、走之类的词句变得越来越多。好像整个帝国变得不堪一击,人心相背好像自然而然,但真是这样吗?赵昰和赵昺是元不承认的,所以只附在瀛国公赞之后,但正是这一段,让后人看到了仍然有那么一些人,拥有着很强的信念。对于陈宜中的逃跑,陆秀夫的孤注一掷,都不必多说,单单一句“崖山之后再无中国”,就已经足够了。记得第一次看到崖山之战的时候,痛苦夹杂着骄傲、感动。宁宗开始天象很乱,似乎脱脱也在借由天象暗示大宋帝祚已尽。天是不可逆的,但这并不影响人的表达,赵㬎之后直至崖山,这段时间的战斗胶着,文天祥等与元兵互有胜败,各地也仍有勤王之兵。但无奈大势已去,这场绝唱终究还是要落幕的。 世杰乃与苏刘义断维,以十余舟夺港而去,陆秀夫走卫王舟,王舟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杨太后闻昺死,抚膺大恸曰: " 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 " 遂赴海死,世杰葬之海滨,已而世杰亦自溺死。宋遂亡。 这是本纪中最后一段。看完之后,只剩感动,宋朝以文人治世,不管北宋、南宋有多少屈辱,但它是突破了所谓三百年大限的,而且以这样决绝的方式谢幕,这本身就值得让人尊敬和怀念。 接下来还有37本要读,不知道这次能坚持下来吗?

纸牌屋第五季

总统先生推国务卿下楼的那一幕让我想到了第一季第一集弄死猫的那个段子。熟悉的那个人还没变。 政治,我上午查了一下,这是维基的词条: 政治是各种团体进行集体 决策 的一个过程,也是各种团体或个人为了各自的领域所结成的特定关系,尤指对于 社会 群体的统治,例如统治一个 国家 ,亦指对于一国内外事务之监督与管制 [1] 。  这个“政治”却不是我在纸牌屋里看到的,也不是我所理解的。 剧中的政治像一艘大船,远观雄伟无比。但稍一走近,甲板残破不堪,船底爬满了寄生动物。然后开始好奇,这样的残破,为什么还没沉没?不知哪里传来了声音,不是没沉,是恰巧这艘船很大,恰巧这里是浅海,恰巧船漏的地方被无数的寄生动物填满...... 很多恰巧,难道真的这么恰巧?是的,就是这么恰巧! 13集里总统先生的布局,让人眼前一亮,是的,对于权利的绝对欲望,让他变得聪明绝顶,比较之下,所有的人都只是陪练。 欲望,才是一切的根源。

辛酉,北风大起,苦寒。——宋史·钦宗本纪

今天正好看到钦宗本纪部分,想着钦宗仅短短十余页,一定很快。但是翻到第二页就立即慢下来,虽然看字很快,但是就看得很慢,因为全是战乱,短短十余页,随处可见,金兵陷XX,XX死之,败绩等。天象也很乱,什么彗入紫微等等。金人几度围城,钦宗没办法,跣足慰军,以御膳赏卫兵... 看的真是心疼,太惨了。昨天刚看了《楢山节考》今天再看这个,虽两者不同,但是疼是一样的啊。纪后评曰,真可悼也夫!真可悼也夫! 里面也有遁的,也有以城降金的。但看到更多的是“死之”,后金人入城,偪(同逼)上皇召皇后太子入青城... ... 最后一句,辛酉,北风大起,苦寒。 真是太惨了,唉! 说些题外话,徽宗,在里面时隐时现,有如客串,內禅之后就去南京杭州了,把在位时宠信的“六贼”留在京师,后被钦宗一一干掉。 看完才知道岳飞所谓靖康耻何谓!靖康元年已经积重难返的北宋王朝,即便神仙下凡,也是束手无策,何况匆忙间黄袍加身的钦宗? 到底意难平, 北风起寒苦。 可怜钦宗志, 真可悼也夫!

动物性与社会性的碰撞——《楢山节考》

        昨天看了《楢山节考》,看的心疼。还说删节版不影响剧情,我呸!看评论里面小儿子与大妈媾和的情节与另一个情节交替进行,这是不能删减的剧情啊!!!!               片中动物与情节的呼应其实是让观众把片中的人动物化,把人的动物性更加突出,这样更能理解片中的情节,诛杀雨屋一家,是为了整个村(团体)的生存。堵马铃薯也是生存,背妈妈上山也是生存。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成了超越道德,伦理及一个人社会性赋予的东西的东西。        但是观众是具有社会性的人,这样冲突就出现了,而且是那么揪心。不忍,惋惜,绞痛。始终贯穿着全片。阿玲婆婆是坦然接受这样的设定的人,而且想尽办法让家族延续下去,毫不犹豫的磕掉牙齿,诛杀当晚的决定,但人和动物是有区别的,儿子的为家迫不得已去赌马铃薯,杀死父亲,背母亲上山,这是自然和社会压力的双重压力下作出的不得已的决定。最后看到了妈妈的衣服在弟媳和儿媳身上的延续,他的心才多少有些慰藉。         导演想表达什么呢?道德审判?好像没有。他只是把事实剖开给你看,无论你的感触,生存第一,想起了《社交网络》里的一个关于三个人坐船的故事,当一个人威胁到了整船人利益的时候,其他人会毫不犹豫把他推下船,这就是生存的法则。         在生存面前,人只是动物。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第一

昨晚又捡起扔了很久的《国史大纲》,跑到咖啡厅读了起来。读到宗教一节,颇有所思,想整理一下所得。 宗教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它解决了人哪方面的需求? 这个问题先放在这里。先从春秋说起。儒家产生的原因是周王朝礼崩乐坏,那么礼乐,可以说是儒的前身,礼乐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我认为解决的是人的社会性的问题。人作为动物首先具有动物属性。通过聚居和使用工具,逐渐产生了智慧,形成了“社会”,在社会中,由于生产资料的积累而食物等产生了剩余,这样即可以让一部分人免于为食物活动,逐渐的产生了阶级,当然聚居、使用工具、等级等等不是人特有的,现在的猴子,猩猩团体也有,但这些缺是产生智慧的必要条件。智慧产生了,阶级形成了,那么下一步对“自治”就有了要求,也正因如此,以礼乐为代表的“规矩”,其实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儒家的形成找到了根,那么道家呢?再说儒家,它在礼崩乐坏的周王朝其实要整肃的是个人与群体的问题,儒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是想恢复周礼,更重要的是想弱个人重群体;从这个角度来讲,老子是弱群体重个人;庄子在老子的路上走的更远,基本是去群体;另一边的在孔子路上走的更远的则是墨子,去个人;而以邹衍为代表阴阳家则是兼老庄而归孔孟;如果画一条线应该是下面这样: 个人          庄子                    老子                                        孔子                 墨子                     群体 ———————————————————————————————————————— 最后来说一下佛教。佛教把教主,或者说是最高的美好从神拉回到了人,佛祖是人。这在追求群体文化的中国满足了中低层人的心理渴求。以前祭天,与天沟通是天子的事情,下面的人不用管,所以民间没什么祭祀活动。但是佛教不一样,它宣扬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这一下子就把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剔除了,人再一次回到了平等的地面上。如果说前期的唯识宗,密宗等在形式上还有门槛,那么后面的禅宗更是满足了平民老百姓的需求,不立文字,文盲也能修行,惠能就是例子;见性成佛,最大限度的把修行的门槛降到最低,所以禅宗在中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是不无原因的。 那么接着上面的讨论,佛教在线上处于怎样的位置呢?首先,佛教不偏颇,个人,群体在里面都能找到自己的

记录者还是讲述者

剁手相机已经快一个月了,在到处拍拍拍的时候,刷instgram和flickr也越来越频繁,可能是审美疲劳,好看的标准慢慢变高了。不是专业,说不出个所以然,什么构图,用光,统统抛到一边,唯一的标准就是好看。但是这个好看已经不单单是照的好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在照片里找故事了。 摄影师和艺术家或者新闻纪录摄影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平常人,只是图像的记录者。但是,当你纪录的足够多的时候,你的欲望迫使你要把故事、情感加入其中,这时你是讲述者。 但是,无论纪录还是讲述,都是主观的,所以这个本身已经在讲述的。这是个读图的时代,人们已经无法静下心来逐字逐句了,那就让他们逐帧逐幅吧。 二者没有好坏,这样的变化不可避免,只是我们都有讲故事的欲望,可并不都是好的讲述者。

2017年5月2日

孤独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想找人说话,不想待在没人的家里,想找一个人,可心的人,哪怕两人各忙各的,抬头就能看见也觉得心安。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胸中也没什么大志,只想平平淡淡的过,踏踏实实的活,真正的活着,不像现在这样如在梦里。所有的感觉就像从遥远的地方传过来一样,再激烈的情感也蒙上一层柔光。仿佛陷入泥沼,不舒服。 孤独,一不小心就能把人逼疯。 还真是个失败的人。

在他乡找故乡

在他乡找故乡 反忘了家的模样 旅人中寻旧友 却是徒增迷茫 熙熙攘攘里 没有衷肠 车水马龙中 不见感伤 终于有一天 这口气泄了 才发现 所謂的向往 只是彻底的荒唐 笑吧! 嘴角咸咸的就是夕阳的残光 身后长长的影子 不为谁 只是躺在水里 映在天上 20170430 於北京

早上听了一首歌,黄霑词,里面有句话,带我追美梦; 想想有些意思,美好的愿望就梦想,期许的东西都是梦,我们也在湿婆的梦里。但是是梦就会醒,梦醒后的现实又是另外一个世界。很残酷,但又能如何? 梦,有噩梦,有美梦,能惊魂也能摄魄。梦里好像我们无所不能,但又受缚。再美好的梦也有遗憾。大梦一场,有时也才顷刻之间,有时却是垂垂老矣。这梦,要怎么做? 人总是追求着美好,现实中,梦里。虽然不能达成,却也屡败屡战,乐此不疲。到头来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带我追美梦,就是追到了又如何,也会醒啊。不醒的梦是什么?算是生活吧。

我们都是演员,我们都未醒来——《与安德烈晚餐》

        老实说这部电影的体验并不好,就像读哲学书一样,肯定没有小说那样有代入感。但是当克服了完全撇开画面只看字幕,熬到电影后半段的时候,就很爽了。因为很多观点都是感同身受的,那种知音的畅快,真是棒极了。 电影的节奏应该是靠服务员把握的。前菜,主菜,甜点,结账,自然而言的将电影温和的分开。 说说内容吧,每个人都在表演,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不知所谓的事情,用台词说就是每个人都在表演,既然大家都是演员,那就用不着剧场演出了。所以那个男主的朋友离剧场而去。男主又说每个人都没有真正的醒过来过,啊啊啊啊啊啊啊,这真是切身体验啊。活了这么多年唯一觉得自己醒过来的一段就是中考前复习的那段时光,进入高中就有睡着了直到现在,可能一直到死。这种感觉当你意识到的时候就很难受,浑身都不舒服,感觉世界连着自己都不对。但是大部分时间你就像泡在温水里,感觉变的钝化了,疼痛不再锋利,变的可有可无。身边的一切事情都不所谓,没什么能扎进心里,周围都是慢动作。 但是回头想想,这样的电影并不能改变什么,无非较之别的刺激针长了一点,但仍旧扎不进心里,每天仍旧浑浑噩噩,让我唯一感到欣慰的是这样的感觉不止我一个人,至少导演编剧对于生活的认识跟我一样。

今天天气很好

今天的天气很好 我又走在那条街道 没什么值得怀抱 只是想想就好 忘记从来就难以做到 为什么离开 为什么忘不掉 灯光仍然照着桌角 店员仍然微笑 只是身边没了你 连咖啡都变了味道 看了一半的书不敢再去找 只想留下作为心中未完的记号 明明知道你的痕迹在变少 你的味道悄悄淡掉 有时真想痛快的分道扬镳 但 …… 今天天气真的很好 愿你常喜,无忧绕眉梢 20170416 言几又

《遥远的救世主》有感

缘起 初知道是从在微信群里铁生说他在看《天道》挺好的,推荐看下,但是没在意。过了几天在电脑上看到有人分享一个电视剧截图,说明的是“孝”的看法,有点意思,看到结尾——《天道》,随即找来看看。后来发现是阉割版,恶心的不行。勉强看完这才找书来读,半个月吧,刚刚读毕。 电视基本按照书来拍的,改动不多,删减不少,阉割另计。其中更是以旁白形式补充未尽之意。其中几处对话值得精读。通篇下来,对于这句话印象颇深“众生没有真相真理,只有好恶”。此话说的直白。 细品之,所谓真理真相,且不说是否有人能看到,冥冥中谁会在意呢?可能只有那个“冥冥”吧。“好恶”一词 其实很可怕。它意味着没有一个普遍的标准,意味着随时可变。这样的情况历史上屡见不鲜。 既然是这样,那么这句话有用吗?还是有用的,它可以让我们认清一些现象,也看透一些问题。结合着《乌合之众》一起看这句话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呢? 百姓正是因为只认好恶,才有了张养浩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因为这百姓永远只是跟风的一群不明真相的群众。

浑浑噩噩

一直胸无大志,一直只想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生活,但是这样的选择在现在的社会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除了对大众文化的妥协外剩下的应该就是金钱了。身边的人都是擦肩而过。驻留?大约只是插曲而已,孤独永远是生命的基调,至少是我的。 每个人都有烦恼,不是这样的就是那样的。家庭的、社会的、人际关系的,特别是在中国。以前关灯躺在床上时常有纵身一跃的念头,但是我没有勇气。说到底我还是个贪生怕死之徒。或者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生活是深渊,那我感兴趣的是这深渊有多深。但我明白,深浅其实没有意义,每个人在变成受精卵的那一刻就已深陷其中。 现实的烦恼,隔上几年回头一看,无非只是莞尔一笑。有的人一转身就是一辈子。如果不是那是惊喜,如果是,也不会失望。 人的欲望很强,想掌控的东西很多。每每想到此处就想起高中政治老师给我画的一个圈,圈里面是已知是己有,圈外是未知是他有,圈子越小你接触的外界越少,反之越多。 回到本源,生命是什么?联系仅仅是生命的社会属性。人,是生命,所以这个特性也同样继承。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社会关系就是联系。这是额外的责任,也是人独特于生命的地方。《天道》这部电视剧真正让我看的理由,其实是他对于“孝”的论述。养儿防老的观念如果放到价值判断里面它在什么位置?成全父母的期望,满足大众文化的期许就是“孝”了?那所有出家的佛教徒首先都是不孝子。释迦牟尼这个不孝子的代表,却没人去批判。这又是为什么?因为大众文化把他的行为放到另外一个领域去判断了。所以为了迎合大众的判断真是毫无意义。庄子的妻子死了他鼓盆而歌,别人说他无情无义。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样的例子不想多举,价值判断本身就是主观的。所以做事还是凭心。 人就是自私的,做人首先应该正视并承认这一点。何必把人的本来面目偷偷藏起来,带上面具生活?多少违心的事情我们去做? 我是一个失败者,仅仅只是在这里发发牢骚,迈出那一步还是欠点火候,也实在没有勇气。正如我不能直面死亡一样。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话说的实在。跳出来说个天花乱坠,在里面还不是同流合污?何必为难自己何必为难别人?跳出来不回去的没几个,但是还是要偶尔跳出来看看。权作失败生命的一种微不足道的慰藉吧! 劝人这种事,委实不在行。真的不知道说什么。我知道所有人都活得很辛苦,我能做的仅仅是在别人肩膀上拍几下。 对于生命这场游戏,我玩的很糟糕。对不起,我

去他妈的

我不想祝你幸福,我他妈想跟你在一起! 想说很多话,但是不知道怎么开口; 我没有能力,把你留在我身边。 真没用,你! 是不是时间能让我慢慢接受这个结果,慢慢忘了你? 我操他妈!!!!! 自生自灭吧

《天道》

前段时间机缘巧合,先后在朋友圈,微信群,豆瓣看到了一部电视剧《天道》,就找来看,算是缘分吧。今天心情不好,不想工作看了最后两集。 天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且不说这损的改变,单“补”、“奉”二字便精妙无比。故事围绕着“杀富济贫”展开。故事讲的很清楚,但是总感觉少点什么,但又说不出,索性放放,写写其他观感。 故事,从来都是一杯稀释饮料。如果说哲学是果珍,那么故事就是一勺果珍加水而已。把枯燥的道理裹挾进生动的故事和对话中,让人更容易接受。 认识你自己,这句铭刻在古希腊阿拉伯神庙中的话,真真切切让我认识了一回。 人要看清自己,位置,能力,需求等有个比较清晰认识,可以超脱,但是超脱是建立在明白的基础上。其实这很难。没几个人做得到。 唯一对日常有帮助的就是,时常问问自己,你最初的目标是什么,这样,偏差应该不会太远。 天道,可以看一下,如果觉得删减的不爽,那就看书吧,有点意思。

记忆的入口

听人说过,人类对于气味的记忆是很独特的,时隔多年仍能准确记得当时的味道,当然,前提是重新闻到。 其实音乐何尝不是,比如 Orphée aux enfers, 'Orpheus in the Underworld' (2005 Digital Remaster): Overture 这首,后半段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忆。 场景,画面,感觉,有时仅仅是光,阴影或者一个眼神,都能让你进入记忆。好像记忆随时准备着拥抱你。但是人们在回忆中创造新的回忆,在过去创造未来。 很有意思,人生短短数十春秋,回忆的分量越来越重,为什么?为什么要回忆呢?现实不够好?日子不是一天天的好下去吗?一方面说着欲壑难填,但是好像跌入回忆的时候,里面全是美好,真奇怪。

空与无

空不是无,空与色相对;那么怎么理解空,怎么理解无? 既然色空是一对概念,那么先来说说色。色,通俗来讲就是大千世界,包括“我”;空,相对而言应该是移除大千世界只剩我;那么,无就好说了,什么都没有,也没有“我”; 按照这个思路来看,色、空都是有观察者的,就是“我”,而“无”实在是没有意义的概念,因为没有观察者就什么都没有,那个什么都没有,没有观察者的世界讨论起来时没有现实意义的。 接着说空,空,是“我”创造出来的,是“我”的主观概念。换句话说,没有“我”就没有空。 但是这个空与无之间只差一个“我”吗?空除了“我”以外还有什么? 这是个问题。

我已经来到地球一万多天了

    我已经来到地球一万多天了,这个世界就我记忆所及好像没什么起色。战争、疾病、灾难频仍。生命在我的身边消失、湮灭、新生。似乎我活到了现在算是个奇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也如身边的生命一样,因为当唯一性具有普遍性的时候,我,一无是处。     仰望星空,黑幕中的每一个光亮都遥不可及,而且,比我们这个星球伟大的多。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的故事,地球,实在是沧海一粟,所谓人类文明更是不值一提。自娱自乐罢了。     我很忧虑,人类并没有因意识到自身的渺小而团结一致,仍然自戕自害,彼此争斗。那些所谓意识形态究竟是多么可笑的东西!难道面对星空,仍然不能消除你们的自大和短视吗?     紧凑的脚步,诚惶诚恐的表情,冷漠的关系,这一切的一切仅仅为了虚无的房产,空洞的职位以及飘渺的账户金额。你们终其一生到底为了什么?比之蝼蚁何异?     不过,仰望星空不能填饱肚子。天马行空也不能逆转整个人类的悲剧。暂且称之为悲剧吧,因为这蝇营狗苟的庸碌实在没什么值得欣喜的。    我来到地球已经一万多天了,在这个单一物种处于绝对优势的星球上,作为“大多数”似乎没什么特别。人类一面追问造物主自己存在的原因,一面乐此不疲的陷入毫无意义的争斗。似乎争斗能获得满足感,而且这种满足感可能在心理上获得愉悦,当然物质上的好处也会随之而来。但这仍然在“无意义”这个大范围内。物种、阶级、国家、性别。。。任何差异都是竞争,都有优劣。人类的可笑之处就在于此,分裂、孤立、相互斗争,这些人为划分的差异让人类裹足不前。     我不知道还能活多久,也不知道能为人类做些什么。     我很忧虑。

泰国Tips

1、清迈夜市好吃的很多; 2、李维斯很便宜; 3、有个牌cc double 0的牌子,面料不错,不过正价不便宜; 4、brooks brother 价格不贵,后悔没有买件衬衣; 5、清迈老城及宁曼路可以逛逛; 6、清迈的hard rock还可以,不过只要唱到YMCA全体店员都会high起来; 7、jungle flight要选最贵的或者第二贵的;需要一天时间;拍照什么的看个人,反正长得丑拍了也没用; 8、按摩好像也就那么回事; 9、中国银行的汇率没有泰国本地的划算; 10、订酒店的时候看下酒店是否支持信用卡; 11、曼谷用摩托更方便,打车软件可以用Grab,但是打出租车的价格可能比直接打更贵,前提是司机不绕路; 12、去寺庙里多坐一会; 13、要有意识的让自己慢下来; 14、常规必买还是要买一点; 15、机场免税店啥也没有; 16、一个人旅行有点尴尬;

泰国散记

12月24日启程出发,1月3日23点回到北京;不长不短的旅程,因为是16年的愿望而变得有些特别。 一次出国的旅行。这是16年的一个愿望;实现了,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因为走过了,记忆留在了脑子里,留待将来慢慢回忆吧。 原本的清迈变成了突然的曼谷,即便燥热在昆明已经嗅到,但是落地之后仍然给了一个极深的印象;折腾了一整天还是睁大眼睛到处看,哈哈哈,真是小孩子。路边有三一重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各种中国企业的广告牌;到了酒店,放下行李就奔传说中的711,进去也就还好,但这话你得去过才能说不是? 曼谷,是一个很,没找着合适的形容词形容的城市。热,但不燥;脏乱让人可以接受。每个人都很郑重的双手合十低头向你说萨瓦迪卡。对于传统文化丧失殆尽的我来说,真是一时间受宠若惊。 正值国丧期间,于是目力所及尽是黑白绸花和悼念悼念国王的牌位。想想一个人活到这样也算值了,但是他的王国都在纪念他他却不知道,光想想这个就让人伤悲。 然后去了清迈,照例是黑天到达。夜里到达一个城市会给她减分不少,曼谷,清迈和广州都是这样,还好广州有人接我。 接着说清迈,邓丽君口中的小城,当你漫步在老城里面的时候,心里尽是悠闲,一切都不自觉的变慢了,路边的小院子满眼的绿色,没人。脑中仅出现一句话,今朝风日好,或恐有人来。 哈哈哈,要是真能在树荫下坐上一天,想想都是兴奋,可惜少了那份心。 第二天去了丛林飞跃,本来半天的计划,实际变成了一天。刚开始有些幸福,后来已经麻木了,其中两个单程1000米的飞跃还是很刺激的,站在树上的平台上,耳边此起彼伏的“呦吼”声,让我脑补各种人猿泰山的画面,想想也觉得很好玩。 回到酒店已经5点多了,周围逛了逛夜市,跟国内的差不多,充斥着廉价拙劣的纪念品和仿制品。吃的倒是不错,叫不出名字的丸子,蜜汁猪肉,炒海鲜,不知不觉就饱了。 流水账不计了,说说人。 旅行中认识的人往往更能敞开内心,因为现实中没有纠葛,可以真心说说话,这样的感觉很好,即便没说什么,但是这样的感觉也让人享受,第一次在国外过元旦,跟一个之前完全不认识的人,这样的感觉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