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七点,电视准时中毒,小的时候是全身中毒,现在好一点,最起码大裤衩里面还是好的。每天都接受半小时的爱国主义教育,当然今天也不例外。小时候看热闹,现在渐渐的看出一些门道,而今天更是猛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XX主席"的问题,相信这个词是三十分钟出现最多的词,好像这三十分钟是他的独角戏,而且称谓不会变化,有时直呼其名,但更多的时候是"XX主席"。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这样一个民主集中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口闭口都是"XX主席"而与我们隔着一潭水的帝国主义却称总统先生。看出不同了吗?我们"效忠"的是一个人,他们"效忠"的是一个职位。这是一个大问题。XX是和我一样的人,不同的是我们的工作不同。对于国家元首我们是尊重的,但是这个尊重是尊重这个职位,无论这个人是谁,美国的军队也是对总统负责而不是对奥巴马负责,不是吗?但是反观我们呢?我们是团结在以"XX主席"为核心党中央周围... ...这就是不同,我觉得强调职位比强调个人更高级,正如新闻体系强调程序公正一样,这是较为先进的。什么时候我们也能称主席先生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才真正将个人崇拜剔除干净。
在看古德里安的《闪击英雄》,还没有看完。但是在从后往前看的过程中,我从这位装甲兵之父的眼中笔下,似乎看到了一个人的悲凉,这个人是希特勒。无可否认他是一个地道的战争贩子,混世魔王,但是不知怎的心中总有那一点点的悲悯仍在起着作用。这样一个人,一个完完全全孤独的人,最后的遭遇当然是众所周知的。但是那份内心我想至今可能仍没有人能触碰得到。一个人,平心静气,将自己的一生娓娓道来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而就算有机会这个声音,这个故事也不是每个人 都会买单。于是就只有靠机缘了,于是我和古德里安,进而和他口中的希特勒有了这样的机缘。最初的希特勒十分有礼貌,从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可是后来却总是粗暴的打断。为了支撑自己的身体不断的加大药量,致使左半身颤抖,这可以说是一种病态的行为,但是我似乎看到了这种行为背后的信念。一个执着于自己信念的人是打不败的,至少在人格上,在精神上。 一个身在高位的人永远看不到外面的世界,这在书中处处都有体现。这样一场战争只责怪一两个人根本就是笑话。与其说希特勒是祸首,倒不如说他是煽风点火的人更恰当,但是如果致使煽风点火,也不至于着这么大的火,由此可见那些不断添材的人责任也必然不小。 好人,坏人。这样单纯的二分法根本不适合人这种复杂的物种。还是那句话,人总是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而这种事情的目的和完成这件事的方法又纠缠在伦理道德之中,其乱如麻。 对于那场战争,对于世间之事,真是,唉~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