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诗歌与时代

今天我订的书到了,打开一看北岛的《午夜之门》塑料封皮半开,封面封底污迹斑斑,
真是心疼。随即上卓越上抗议一番。我知道无济于事,但却常常学着别人撂狠话,想想
可笑。

北岛的《青灯》我是最早买的,看过之后感觉还行,就像把其余两本也收了,变成一
套。刚刚看了《蓝房子》的第一篇应该算作"序"的文章,李陀写的。想写写读后感。

诗歌,究竟算作什么?

最早听于丹说过,诗其实是一种文章,先是四言,发现四言无法表达自己丰富情感的时
候,出现了五言,绝句、律诗,之后又是七言,发现整整齐齐的格式会限囿情感,于是
出现了词,干说实在厌恶了,就改唱,变成曲,最后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我个人觉得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情感,它像浓缩果汁,只要一点就能冲调出一大杯的
饮料、它像高能饼干,只要一小口就能获得很多能量。它是一个通向人心中最脆弱地方
的捷径,短短的几行字就能穿透密不透风的心墙。但是《一颗温润明亮的珍珠》的作者
变得悲观,因为他看到了当代诗歌的没落。谁不是呢!八九十年代那一批诗人跟建国前
那一批作家的遭遇别无二致,都是在某个时间点之后销声匿迹抑或另找他法。现在的中
国是缺少营养的一块贫瘠的土地,大家面对龟裂的大地不顾一切的索要着金子,却不知
道大地母亲早已奄奄一息。有人看到了这一切,可是却爱莫能助。

诗歌既是一种可以穿透心灵的工具为什么不用它给这个时代当头一棒呢?

人们的心在金钱的左右下变成了狡兔之窟,充斥着怀疑和不信任。面对这样的时代我们
应该怎么做呢?这是摆在所有抬头看天的人面前的一个难题,不只是诗人。





时代

乱。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废物

突然感觉很累,生活的压力,父母的年纪,回头看看自己现在的样子,有时候真想一死了之,明明知道这样的想法在别人眼中是懦弱,但是,对于这个社会,究竟我该怎么做?昨天下班坐车看着夕阳西下,黄黄的像蛋黄一样,明亮温暖,看着看着被楼房挡住了,眼睛里仍有太阳的光斑,那个方向上周围的天空也是蛋黄色的。在十字路口的前面,看着车流乱而有序的停停走走,真的感觉这一切都和自己无关,世界这么美,完全不需要我,存在得毫无意义。今天中午,妈妈的电话让我越发感觉自己没用,那样的年纪还在为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操心,我是有多不是人? 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对于社会的人情世故,真的玩不转。很困,想睡觉,一觉不醒。让世界停留在这一刻,永远。 认识你自己! 发现眼睛后面的这个人越来越陌生,或者说眼睛前面的世界越来越失望。不想掩饰自己的失败,确实是个失败者,彻彻底底的。 废物

想說點什麼

想说点什么 又不知从何说起   最后只剩一声叹息 以及荆棘密布后的记忆 想说点什么 又不知从何说起 眼睛被欲望遮蔽 漫天都是权力的游戏 想说点什么 又不知从何说起 万马齐喑的现实对抗 百家争鸣的主义 阴晴不定的天空下 埋头苦干的眼睛里 是否还能寻到星星火炬 能否还能嗅到自由的气息 想说点什么 不知从何说起 2019.6.4  北京 2020.11.18 修改

香港浅记

没想到今年是在香港度过的元旦,去年一起跨年的路人今年又换了一批。人,真是鬼。 香港,应该有很多形容词,但总的来说,只有一个感觉,比起上海,同样的心累后面,有一点点的踏实。可能即便在繁华的中环,也能看到外墙掉皮的老楼,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个转弯就进入了局促的楼梯,幽深的通道隔着铁门,背后总有一个人坐着。 这次住在朋友的宿舍,省了一大笔钱,而且也有机会(被迫)天天做小巴到彩虹或是坑口转地铁。小巴车停车要跟司机说,以司机举手做准。而每个司机举手都会停住2,3秒,感觉很舒服。 接触的香港人不多,但感觉很务实。看着满街的人,总有一种感觉,香港人跟月亮一样,只能看到光鲜的那一面,好像他们都不睡觉,晚上自酒吧出来之后就消失不见,第二天又亮丽的出现在大街上,白衬衫永远没有褶皱。 香港的天是有形状的,长条或者方块。站在海山楼面前,那种心里感觉还真说不好。这就是里子吗?天上的仙女也要上厕所啊! 说香港是文化沙漠的一定是很了解香港的人,我觉得我没这个资格说。但仅凭着坚守在楼上的私营书店,凭着对自身权利争取的意识,我觉得这就是有文化的。电视上,毫不客气的批评特首,第二天就上街游行。不能说这是中国的希望,但我羡慕这样自由的表达。